“要进一步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推动我国海洋强国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
“海洋是高质量发展战略要地。要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完善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绿色可持续的海洋生态环境,为海洋强国建设作出贡献。”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我国海洋事业发展,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阐明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意义,指引我们向海图强,挖掘释放“海”的潜力。
烟台,两倍于陆地的海域面积,拥有绵长的海岸线,为发展海洋经济、拓展发展空间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烟台高质量发展的最大潜力在海洋、最大优势在海洋、最大动能在海洋。
多年来,烟台进一步加强海洋经济的宏观规划、指导和协调,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大力度打造海洋强市的新标杆。
触发万亿级海洋经济产业链 海洋牧场面积达到137万亩
烟台市地处山东半岛东部,濒临黄海、渤海,拥有1071.19公里的黄金海岸线、230个近海岛屿和7个天然海湾。烟台海洋渔业资源丰富,盛产海参、对虾、鲍鱼、扇贝等多种海珍品,近海渔业生物品种有200多种,有捕捞价值的100余种。
“海洋牧场是发展趋势,山东可以搞试点。”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烟台推进海洋牧场向规模化、工程化、智慧化、绿色化发展。
篮球比分直播:,农业农村部首场海洋牧场现场会在烟台召开;
球探体育比分:,烟台海洋牧场产业集群入选全省首批十强产业“雁阵型”产业集群;
2021年,烟台市出台《关于支持海洋牧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措施》。海洋牧场被认为是促进海洋渔业转型升级和生态资源养护的一场革命,被寄予新的希望。
海洋牧场,通俗地讲,就是用人工鱼礁给鱼在海底建房子,种上海藻海草,让人工放流的鱼类、贝类有地方安身繁殖。海洋牧场是修复海洋生态环境、增殖渔业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实现海洋农牧化的重要途径。“深远海智能化坐底式网箱,重点围绕深海网箱适养鱼类,同时辅以海面藻类种植和海底贝类底播,构建成一个完善的生物生态系统。”烟台市海洋发展和渔业局海洋发展科张金浩介绍,作为类野生养殖的实现模式,海洋牧场是把生态保护、资源养护放在第一位的。
纵观烟台现有的海洋经济版图,海洋牧场无疑是浓墨重彩的一笔。带为线、群为珠、线穿珠,在莱州湾、庙岛群岛、四十里湾、丁字湾海域,“耕海1号”“国鲍1号”“经海001号”“长鲸1号”“长渔1号”等海洋牧场像一颗颗珍珠镶嵌在海平面上。
“长鲸1号”深远海智能化网箱创造了两个世界第一和五个全国第一;“耕海1号”现代化海洋牧场综合开创了“蓝色粮仓+蓝色文旅”海洋牧场发展新模式;“长渔1号”独创“自升式多功能海洋牧场平台+钢制浮式网箱”养殖模式;“国鲍1号”突破了传统鲍鱼、海胆深海养殖限制,真正实现海珍品深远海智能装备化“类野生”养殖。
2020年,烟台启动“百箱计划”,旨在通过“百箱”带动“千箱万箱”,触发万亿级海洋经济产业链,通过集团化运营,集中打造“烟台鱼”。截至目前,全市拥有省级以上海洋牧场43处,其中国家级18处,占全国的1/9,各类海洋牧场建设面积达到137万亩。
描绘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态画卷 海域优良水质比例超过90%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烟台始终把海洋生态保护摆在首要位置,躬身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坚持人海和谐共生,烟台持续实施依法治海、生态管海,优先保护海洋生态,科学监测海洋环境,完善海洋公益服务,有效呵护了海洋的蔚蓝底色,有力推进了海洋生态文明建设。
数据显示:2021年烟台管辖海域优良水质比例超过90%。大陆自然岸线保有率达到37%。持续开展海洋生态修复,每年增殖放流各类水产苗种10亿单位以上。全市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达到8处,保护区面积2.56万公顷;省级以上水产原良种场28个,其中国家级6个。
烟台市着力抓好海岸带生态保护修复,制定全市海域海岛海岸带整治修复规划,五年来全市累计投资2.1亿元,实施综合整治修复项目10个,完成岸线修复30.4公里,岸线生态明显恢复改善。
篮球比分直播:,山东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复设立长岛海洋生态文明综合试验区。多年来,长岛将生态保护修复作为综合试验区建设的首要任务,坚持“山水林海城”系统谋划、一体推进。山上,一鼓作气拆除了全域80台风力发电机组,全面完成风机基座5万平方米生态修复治理。陆上,禁止旅游车辆进岛、淘汰燃油公交车、禁止岛内新增燃油机动车辆,全面实施岛内公交新能源车替代,全面完成城区集中供暖的“电代煤”改造。岸上,拆除岸线育保苗场86万平方米,自然岸线和旅游岸线占比由38%提升到85%。海上,坚持“生态优先、规划引导、保障民生”的工作原则,科学实施近岸养殖腾退工作,完成近岸养殖腾退1.8万亩。持续开展“海底森林”、人工鱼礁、增殖放流等海洋修复工程,累计投放人工鱼礁127万空方。
多年未见的大叶藻等藻类在海岸丛生,白江豚、鲸鱼等高级海洋生物频频出现,斑海豹数量增多,北海狮、黑天鹅首次出现,鲍鱼等野生海珍品、渤海刀鱼等传统鱼类资源不同程度恢复,东方白鹳、黄嘴白鹭、苍鹰等迁徙鸟类数量明显多于往年。
据统计,长岛境内发现的鸟类已占全国鸟类种类的24.2%……眼下,在烟台,在长岛,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画卷徐徐展现在世人面前。
让海上“蓝色粮仓”逐渐丰盈 第四次中韩联合增殖放流落户烟台
烟台海美物丰,是全国重点渔区和优势水产品主产区。开展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是保护渔业“绿水青山”、建设渔业“金山银山”的有效手段和重要途径。
为改善海洋生态环境和促进渔业增产增收,烟台市连续多年采取人工增殖手段,修复渔业资源,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让这座海上“蓝色粮仓”逐渐丰盈起来。
为保证增殖放流活动顺利实施,烟台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国水生生物资源养护行动纲要》《山东省渔业资源修复行动计划》,积极开展增殖放流工作。
近五年来,烟台积极争取各级财政资金累计2.5亿元,增殖放流鱼、虾、蟹、海蜇等6大类型、21个物种的水产苗种50多亿单位,近海渔业资源得到一定程度修复;中国对虾、三疣梭子蟹、海蜇等大宗放流物种形成了较为稳定的秋季渔汛;回捕中国对虾、三疣梭子蟹、海蜇等重要增殖放流资源已成为我市传统渔民秋汛的主要生产门路。2021年,全市完成渔业经济总产值1112.5亿元,水产品产量180.1万吨,渔民人均纯收入3.4万元。
烟台市海洋发展和渔业局局长孙华君接受采访时表示:“连续近20年开展大规模增殖放流,既是向海洋补充生物资源、保护修复海洋生态、实现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也是保护渔业‘绿水青山’、建设渔业‘金山银山’的重要途径。”
有关监测数据和渔民的反映均表明,近年来,黄渤海海域的许氏平鲉、半滑舌鳎等种群正在逐步恢复、稳定提高,渔业资源总体保持了均衡平稳的发展态势。
烟台是一座因海而兴的滨海城市,养护水生生物资源,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每一位烟台人的责任和义务。
球探体育比分:,我市创办首届中国·烟台海洋放鱼节公益活动,号召全烟台市民参与渔业资源养护增殖放流活动,通过扩大活动规模、策划爱心公益活动提升活动品牌影响力,逐步将公益放流活动打造成国内知名群众性公益活动。
鉴于活动的成功举办,2020年,农业农村部和省农业农村厅将2020年全国放鱼日同步增殖放流活动主会场设在烟台,参与市民达7000多人次。
2021年,烟台市又成功举办了第三次中韩联合增殖放流活动暨中国·烟台第三届海洋放鱼节公益活动,进一步提升了中国·烟台海洋放鱼节公益活动的影响力。
第四次中韩联合增殖放流活动来了!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恰逢中韩建交30周年,农业农村部将第四次中韩联合增殖放流活动设在烟台,这对提升烟台城市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
今年的活动,中方总计增殖放流大泷六线鱼、黑鲷、绿鳍马面鲀、许氏平鲉、褐牙鲆5个物种120万尾,和往届相比具有规格高、形势灵活、鱼苗供应充足、活动丰富多彩等特点。“活动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云端放鱼让市民足不出户即可将鱼放入大海。”市海洋发展和渔业局副局长张益额表示,“中国·烟台第四届海洋放鱼节公益活动也同步举办,现场活动丰富多彩,将成为一场全民参与、全民欢庆的城市嘉年华。”
此次活动对吸引更多民众参与黄海渔业资源修复和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持续深化中韩两国海洋渔业合作,构建海洋生物资源大养护格局和“海洋命运共同体”,将发挥更大的积极作用,把黄海真正建设成为中韩和谐之海、友谊之海、合作之海,成为两国沿岸渔民的美好家园。
承载着用绿色方式“耕海牧渔”、生产优质水产品的使命,承载着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强国的使命,更承载着保护海洋生态文明、构建人类海洋命运共同体的使命,烟台正在翻开新的篇章,为经略海洋作出新的贡献。(记者 李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祝贺!我国最大“沙戈荒”光伏项目成功并网2024-12-19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