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仅因为生活琐事就心存不满,最后竟然狠心到用剧毒化合物毒死同学,这样的冷面铁心令人唏嘘。穿透琐事背后,我们不难发现,即便是在高校中,生命教育仍然是个不得不重视的话题。
昨天下午,“警民直通车—上海”发布微博称:上海警方以涉嫌故意杀人罪向检察机关提请逮捕复旦大学“4·1”案犯罪嫌疑人林某。经警方初步查明,林某因生活琐事与黄某关系不和、心存不满,经事先预谋,3月31日中午,将其做实验后剩余并存放在实验室内的剧毒化合物带至寝室,注入饮水机水槽。4月1日晨,黄某饮用饮水机中的水后出现中毒症状,后经医院救治无效于4月16日下午去世。
仅仅因为生活琐事就心存不满,最后竟然狠心到用剧毒化合物毒死同学,这样的冷面铁心令人唏嘘。在痛惜一条鲜活生命逝去的同时,人们不禁要问:究竟是什么样的生活琐事,点燃了林某心底的仇恨之火,乃至于狠毒到要毁灭他人的生命?前天,复旦校园开始为家境比较困难的黄某捐款,大家希望类似的悲剧不要再发生。唯愿天堂里没有仇恨,人与人之间能相互关爱、相互尊重生命。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黄某所在的复旦大学医学院一位教授的哀叹,道出了很多人心中的不解。同在一个学校的医学院求学已是缘分,何况还同在一个宿舍一起生活,本当情同手足,却因琐事不和、心存不满而投毒害人,是嫌犯林某心理过于扭曲?还是我们的生命教育出现了问题?
以个案而论,林某的疯狂之举多少折射出其心智的不够健全。按理说一个复旦的硕士研究生,其智商、情商至少不会低于普通人,人格也不会有什么问题。可是纵观林某的作案动机和过程,却有点令人难以置信:一点琐事,哪怕心存不满,常人概不会积怨到要毁灭别人的生命,更不会想到要盗用实验室的剧毒化合物来夺人性命。因而,表面上看,生活中的琐事是悲剧发生的导火索,但在琐事背后,掩盖的恐怕是个体的性格扭曲和心智不健全。我们常常说“冲动是魔鬼”,但实际上每个人心灵深处都会有“魔鬼”,只是人格健全的人知道如何用理性控制而已。
但穿透琐事背后,我们不难发现,即便是在高校中,生命教育仍然是个不得不重视的话题。远的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两起铊盐中毒案,近的如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生口角刺死室友、南昌航空大学研究生宿舍发现腐尸……在这些事件中,尊重生命这个最基本的社会准则,却被高智商的学子们抛弃。若再追溯,我们的教育从小学到大学,甚至到博士,都难有生命教育的一席之地。有人将其归之于唯利是图社会风气的影响,教育被功利化,于是生命在这些利己价值观面前显得一文不值,漠视他人生命,甚至粗暴地剥夺他人生命,凸显了生命教育在教育体系中的不可或缺。
复旦大学的投毒案,一方面暴露了高校实验室对剧毒化合物管理上存在着巨大漏洞,这也表明清华、北大的铊盐中毒案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另一方面,高校学子的心理健康问题也应纳入监测对象。在社会焦虑感普遍存在的大环境下,高智商群体的心理干预很有必要,像广东省高校已连续5年将研究生纳入心理健康的重点检测对象,这对其他高校多少是个启示。此外,高校能否提前介入学生的管理,比如说在入学体检中加入人格检测、心理检测,再根据不同的结果作出适当的干预,以避免不必要的生活冲突,也值得考虑。
敬畏生命、敬畏法律,这不是琐事,而是人之为人的起码准则。但愿类似悲剧不再重演。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祝贺!我国最大“沙戈荒”光伏项目成功并网2024-12-19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