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后排的掌声”(人民论坛)
政论专题片《将改革进行到底》中有一个情节。科技部部长万钢回忆2016年5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三会”作完报告后,对万钢说,你观察到没有,和科技人员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掌声,是从后面往前边来的,楼上往楼下传的。万钢也观察到,后面坐的是年轻的科技人员,他表示要从掌声中感受到科技人员的期盼。对于各级干部而言,应该学会听懂“台下的”掌声,从中读出“后排掌声”的含义,读出干事的方向。
掌声也是一种语言,它既是情感的表达,也是情绪的反映。我们经常可以听到各种各样的掌声,也从内心里渴望“掌声响起”。然而,现实中常常看到这样一些现象,有些掌声是一些人自己刻意营造和人为渲染出来的。有的是靠前排的人领掌,后排的人被裹挟着跟掌,此刻的掌声是带出来的,它更多是一种吹捧声、迎合声、附和声;有的则靠哗众取宠、卖弄噱头博得掌声,此刻的掌声纯粹是要来的、哄来的。应该说,这些掌声的含金量是不够的。
人是需要掌声的,也是喜欢掌声的。但是,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掌声?“后排的掌声”有没有响起?该怎样去赢得“后排的掌声”?
掌声是心声,也是民声。通常看,“后面”或“楼上”的,更多是普通百姓,他们的喜怒哀乐、冷暖甘苦从掌声的多与少、先与后中能够折射出来,群众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拥护不拥护、高兴不高兴,从掌声的热烈不热烈、自觉不自觉、主动不主动中能透露出来,掌声和他们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后排的掌声”既是风向标,又是晴雨表,也是温度计,它像一面镜子,照出群众是哭还是笑,是乐还是愁,照出我们工作的好与坏、优与劣。
读懂“后排的掌声”,要悉心倾听。我们的改革也好,各项工作也罢,要特别在意和观察“后排”的反应,不能以为只要有掌声就可以了,把“后排的掌声”不当回事,觉得可有可无,无关紧要。忽视或不重视“后排的掌声”,那么“后排”迟早会出现抱怨声,说不准哪一天还会听到一片喝倒彩声。
读懂“后排的掌声”,在于赢得群众的掌声。“后排的掌声”怎么来?一句话,靠各级干部实实在在干出来,在广大群众真正有了获得感、幸福感之后响起来。前不久,电视播出的《改革在哪里》节目,以大量事实和普通百姓的话,道出了改革在田间地头,在社区医院,在街头巷尾、厂房高校,甚至就在大家的吃穿住行里,等等。群众期待什么,改革就改什么,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说到底改革让群众有满满的获得感,百姓就由衷地为改革点赞。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只要有了这份情怀,带着责任和担当,就能真真切切地听到和读懂“后排的掌声”,也能实实在在地赢得“后排的掌声”。(徐文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祝贺!我国最大“沙戈荒”光伏项目成功并网2024-12-19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