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是一个大师云集、名家辈出的地方。无论是昔日还是今天,人才优势都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最突出的优势之一。
近年来,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在办院实践过程中概括了“八条坚定不移”的基本遵循。“坚定不移地抓好人才强院,选好人才、育好人才、用好人才”,就是其中之一。
打造“人才高地”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上,曾集聚了郭沫若、范文澜、陈垣、金岳霖等一大批享誉海内外的学术大师。作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奠基者和开拓者,他们学识渊博,学风端正,是学术史星空令人仰望的星座。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科学院又涌现出一批卓学博识的学术大家和科研骨干。进入新世纪,中国社会科学院着力改革人才培养体制机制,建立竞争择优、灵活高效的新型人事制度,逐步建设起一支以学部委员为龙头、以学术领军人才为重点、以青年英才为骨干的优秀人才队伍。
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人才队伍,正在发生可喜变化:队伍呈现年轻化趋势,高学历、高学位人员所占比例逐步增大,人才队伍结构不断优化。高素质人才队伍为科研、学科建设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为深入实施创新工程提供了有力保障。
薪火相传,生生不息。一组数字,足以从一个侧面反映中国社会科学院人才队伍的实力之强、水平之高:截至2016年底,中国社会科学院在职人员4102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3071人,具有高级职称人员1649人,专业人员整体素质持续提升。截至2016年底,中国社会科学院有研究室主任、副主任674人。其中,新聘任研究室正副主任350余人,为一些亟待发展的学科培育了学科带头人。2010—2015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先后有188名优秀人才入选国家重大人才工程,“人才高地”集聚效应日益显现。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创建于1978年,是经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亲自批准成立的我国第一所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生院,有“东风第一枝”的美誉,目前已成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后备人才、国家级马克思主义理论骨干人才培养和国际专业人才培训的重要基地。近40年来,为国家培养了1万余名博士、硕士研究生,为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服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了重要人才支撑。现有博士生导师597名、硕士生导师907名,在校研究生3000余人。2017年3月23日,刘延东同志到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调研,指出创办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是中央交给中国社会科学院的重要任务,要坚持有特色、高水平、高起点的办学方针,努力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双一流”文科大学。
“两条腿走路”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着力发现、培养、集聚一批有深厚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学贯中西的思想家和理论家,一批理论功底扎实、勇于开拓创新的学科带头人,一批年富力强、锐意进取的中青年学术骨干,构建种类齐全、梯队衔接的哲学社会科学人才体系。
当前,中国社会科学院正在实施《中国社会科学院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和《中国社会科学院人才强院战略方案》,进一步完善适应创新工程需要的人才发展规划体系,推进实施系列人才计划,运用“四个一批”人才工程等平台,留住人才、引进人才、培养人才的力度不断加大。
中国社会科学院正在坚持引进人才和培养人才“两条腿走路”,立足自主培养,同时引进适当数量的拔尖人才。通过引进人才,一批领军人才加入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人才阵营,在各自领域发挥带头作用。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通过实施人才强院战略,中国社会科学院正在努力构建一方人才高地,将为创新人才发挥作用、施展才华提供更加广阔的天地。
(原题为《人才强院:构建社科“人才高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祝贺!我国最大“沙戈荒”光伏项目成功并网2024-12-19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