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合一选举”在年底即将举行,一场新的权力争夺大戏已经开始上演,并将成为2014年台湾社会政治生活的主轴。在众多县市中,最受关注的则是台湾“首善之区”台北市长选举。笔者关注的不只是选举结果,而是选举过程中出现的种种现象及其背后折射的问题。这次台北市长选举,就出现在了所谓的“柯文哲现象”,但各界对“柯文哲现象”的解读差异甚大。在笔者看来,“柯文哲现象”所反映的不只是所谓的一个“政治素人”变为“政治红人”,不只是柯文哲不愿披绿袍参选及绿营内部因此出现的权力斗争,而是一个争议甚大的医生何以顿时成为“政治明星”,一个没有从政历练的人何以成为台北民众普遍期待的首长?
柯文哲是台湾一位知名医学教授与医生,本应专注本业,救死扶伤。但他却在短时间内一举成为“政治明星”,想参选台北市长,执掌地方大权,这不应在柯文哲的人生规划之中。在民主社会,个人的政治选择本无可非议,问题在于,柯文哲为何成为公众人物?不仅仅因为他是一位名医,更因为他涉及一系列颇具争议的案件,并在台湾民粹主义盛行的土壤里得以滋生。
柯文哲政治倾向明显,属绿营,甚至被人称为“铁杆深绿”,因此成为陈水扁民间医疗小组的召集人,一直呼吁让扁保外就医。此外,近年来柯文哲争议不断。2011年8月,柯文哲作为台大医院创伤部主任,发生了颇受各界关注的“误植艾滋器官案”,一年后柯文哲被“监察院”弹劾。同时,柯文哲还涉及挪用“国科会补助款弊案”被约谈,尽管这一弊案存在制度设计的弊端,但柯为获得补助款不实报销获取利益是不可否认之事实,是一大污点。特别是随后,台湾“立法院”迅速修订并通过“会计法”修正案,蓝绿均有政治考虑,蓝营是为了“颜清标除罪化”,绿营则是为了“柯文哲补助款案除罪化”,因此这一法律条文的修订成为一次“政治分赃”,一度引起舆论哗然。经过这一系列不甚光彩的事件,柯文哲没有回归专业,反而成为媒体宠儿,成为绿营中的“红人”,开始不断发表政治言论,为步入政坛铺路。
柯文哲在宣布参加台北市长选举后,社会声望迅速蹿升,民调支持率居高不下,不仅超过绿营内部所有参选人,而且民调支持率超过蓝营最被看好的候选人连胜文,令人意外与惊奇,而柯文哲的争议与污点事件人们似乎已经忘光。
在民主政治社会下,柯文哲的这些污点本应成为一个想从政人物的最大障碍,但在台湾这个“只问颜色、不问是非”的社会,在善于打“悲情牌”的社会,在善于媒体炒作的社会,柯文哲不因诸多污点让其声誉受损,反而成为政治资本。多少年来,台湾就是这样一个政治场域,要成为政治人物,要参加选举,政治污点不是问题,颜色才重要,会炒作才是本事。这是“柯文哲现象”的核心所在。
如果柯文哲果真意外当选台北市长,是所谓台湾民主政治的又一次胜利,还是台湾民主政治的悲哀?是柯文哲的个人胜利,还是台北市的不幸?则是更加值得思考的。一个没有任何从政经验的医生能否治理好一个大都市,是值得怀疑的,这才是今天台湾民主政治面临的另一大挑战。但愿台北市选民能够做出聪明智慧的选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侵华日军新罪证“满洲农业移民入植图”展出2024-09-18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