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党“中国事务委员会”日前讨论大陆政策总结初稿,初步“以宪政共识做为两岸对话基础”。民进党以“宪政共识”取代“宪法各表”,意在回避敏感的“国家”定位问题与一中框架对绿营的刺激。然而,“宪政共识”能不能被绿营基本教义派接受?中方买不买单?还存有变数。
据中评社分析报道,民进党执政之路的最大罩门,无疑是两岸议题。党中央为了两岸政策共召开9场“对中扩大会议”(华山会议),也举行4场由党主席苏贞昌主持的“中国事务委员会”,试图凝聚党内与泛绿阵营声音,做为民进党对中政策与民共对话新基础。最后一场“中委会”将在明年1月9日举行,待蔡英文及邱义仁全员到齐,9位“中委会”委员背书后再成做结论。
平心而论,“宪政共识”比“宪法各表”更加模糊“中华民国宪法”里面的“一个中国”要素。谢长廷与民进党菁英解释的“宪政”指涉宪法实施与整个体制运作,是一个动态过程,也就是这部“宪法”在台湾实施60多年,经过7次修宪,也见证“总统”直选、“国会”全面改选民主化历程,明显有“宪法一台”成份。
绿营人士解释,“宪政”强调“中华民国宪法”在台湾实施的动态变化,它与谢长廷表述的最大不同在于,“宪法各表”的宪法有“一中”宪法成份,也强调在中国大陆制定的历史事实,台湾与中国大陆的基因兼而有之;基于内部因素考量,“宪政”突出宪法在台湾施行,“宪政”取代“宪法”用意在此。
绿营菁英担心,民进党为求民共对话是否弃守原来的基本价值与立场,因此多加一道安全阀,在前言部分强调,“台湾前途决议文的基本立场与核心价值无须改变”,这个表述是让绿营支持者安心,表明民进党没有背离原来的立场与价值。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侵华日军新罪证“满洲农业移民入植图”展出2024-09-18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