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网1月6日讯 2008年以来,两岸关系进入一个和平发展的新阶段,经贸合作、民间交流、事务性协商得到不断拓展,两岸两会商签了18项协议,经贸合作得到深化,人员往来更加热络,民间交流更加频繁。两岸关系循着“先经后政”、“先易后难”的思路稳步发展。这五年,也是两岸关系发展一个最好的历史时期。
随着两岸关系进入巩固深化期,新的问题需要面对和解决,这就是两岸不可回避的政治议题。两岸关系不可能永远停留在经贸议题上。去年马英九已经进入第二任期,两岸关系也进入了“深水区”,先易后难,不等于“只易不难”;先经后政,不等于“只经不政”,两岸如何聚同化异,迈入政治协商的新阶段,马当局需要认真思考与对待,这样才有可能突破目前台湾的经济困境与马英九施政的天花板。
两岸和平协议是和平发展的制度框架
马英九上台以来,两岸关系在坚持“九二共识”的前提基础上,遵循“建立互信、搁置争议、求同存异,互利双赢”的十六字方针,稳步向前发展。两岸两会以“先易后难、先经后政”的方式进行制度性协商,因而18项关系民生经贸的协议得以商签,开放了两岸直接“三通”,两岸乡亲可以从海上、空中直接往来,大陆居民可以组团赴台游,并有13个城市开放了赴台个人游,ECFA早收计划开始实施,并开始了后续协商。
但是,政治经济议题不可能完全分割:一是两岸关系要持续和平稳定发展,必须有制度性保障。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希望双方共同努力,探讨国家尚未统一特殊情况下的两岸政治关系,作出合情合理安排;商谈建立两岸军事安全互信机制,稳定台海局势;协商达成两岸和平协议,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前景。”其中谈到了:特殊情况下的两岸政治关系、军事互信、和平协议,这就是循序渐进的最好做法,也是确保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既有成果及长远方向,不因政治上的因素而受到干扰与破坏的有效途径。
二是政经分割脱离了两岸关系的实际,如果回避两岸的政治议题,也将给更多更深层经济议题的进一步协商带来不必要的阻碍。这些均说明两岸关系是经中有政、政经不可分的事实。
回避与推诿小马试图“以经代政”
两岸关系目前虽然处在“先经后政、先易后难”阶段,但不可能永远“只经不政”,政经分离的做法只是两岸关系发展一定时期的阶段性的做法,由经入政才能适应两岸关系发展的要求。但马英九上任以来所释放的信息,似乎在向外界说明,马当局目前仍没有启动两岸政治协商的迹象。
提两岸政治对话三条件。马英九一方面认为,“两岸关系目前的努力方向,是打造可大可久的架构,未来不论是谁主政都能推动两岸和平发展,这是我们的理想。”但另一方面又坚持在“中华民国宪法”架构下维持两岸“不统、不独、不武”现状,强调“一中各表”,还提未来四年任期内两岸开展政治对话的三个前提:“一是民意高度支持,二是台湾确实需要,三是台立法机构监督”,强调不会制定“时间表”来确定推动两岸政治对话的时机。
“以经代政”置换概念。马英九在接受台湾媒体采访时强调,目前两岸已签署18项协议及达成2项共识,每一项的基础都是“两岸的和平与繁荣”。两岸在经贸协议过程累积的经验,已形成两岸“互信的建立”。两岸和平协议洽签必须务实,达到对双方有利,且维持可长可久的关系。马英九在讲话中,将经贸协商与政治协商画等号,将经贸协商的过程等同于政治互信的建立,将经贸议题等同政治议题的目的十分明显。
推诿拖延意图昭然。从马英九发言人的最近言论更可看出马当局对两岸政治对话拖延推诿的做法。王郁奇最近说,“两岸和平协定”的内容要以什么方式呈现、包含什么内容,大陆方面必须先提出更具体的说法,否则很难讨论。
马当局意图以“拖”字诀回避两岸关系发展过程中的难题,不仅不能适应新形势下两岸关系发展的需要,大陆方面也无法接受。“由经入政”、“求同化异”是两岸关系发展必然要进入的一个新的阶段。
两岸关系向前发展可助马当局走出低谷
马英九进入第二任期以来,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台湾经济持续低迷,民众所得下降,失业率上升,岛内民怨上升,马英九的民意支持率只剩一成左右。从2012年台湾“大选”的结果来看,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是马英九得分最多的地方,也是马英九胜选的关键。而就今后台湾社会经济发展而言,不仅需要稳定的和平发展的环境,也需要继续深化与大陆的经贸合作,推动与大陆的全方位的交流,这仍然是马英九施政的最大利多。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特殊情况下的两岸政治关系、军事互信、和平协议”,就是两岸下一步政治协商的主要内容,也是马当局突破目前所遭遇的瓶颈、走出施政低谷的最好时机。改变对大陆的防范心理,正面回应大陆释出的善意,马当局才有可能突破目前施政的天花板,目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
强调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作为两岸未来开启政治对话的基础与前提。近五年来,两岸恢复事务性的商谈,签署18项经贸合作协议,就是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为原则的“九二共识”。值得注意的是,当年强调的是求同存异,搁置争议,今后要往“聚同化异”方向发展,在一个中国的内涵上进一步凝聚同识。
“认同与互信是两岸关系中的基本问题,也是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基础问题。同时,两岸关系中的认同与互信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甚至心理领域和层面,有其特殊的复杂性”,两岸应以良好的愿望和积极的态度,增进理解、寻求共识。两岸的学界与智库应尽快围绕政治议题展开接触与研讨,展开二轨对话,探索特殊情况下的两岸政治关系、军事互信、和平协议,寻求合理有效方式,为两岸开启政治协商铺平道路。
继续积极推动两岸的各项交流,特别是两岸的民间交流,从社会的最基层开始,增进两岸民众的相互了解,消除隔阂。要促进两岸的文化交流,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在文化认同中推动政治认同,为两岸政治协商厚植民间基础。(N海峡都市报记者之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祝贺!我国最大“沙戈荒”光伏项目成功并网2024-12-19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