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人物开出的福利支票一旦无法兑现,便招致民众潮水般的抗议
由于政治人物滥开支票,新建成的屏东机场沦为摆设
最近这段时间,台湾为了军公教退休人员年终慰问金、劳工保险金、公务人员补贴等议题而炸开了窝,这些议题直指一个核心问题:当局的财政已无法承受太多福利补贴的重压!
从2000年至今才12年,台湾“中央政府”账面债务已从1.3万亿元 (新台币,下同)跃升到5.1万亿元,1.3万亿元是台湾当局从1949年到1999年共50年累积的债务,而新增的将近4万亿元是从2000年以来共12年累积的债务。
这个5万亿多元债务,并不包括上面谈到的各种社会保险性质的退休基金潜在债务,各种社保基金缺口究竟有多大,10万亿?20万亿?各种说法令人们感到恐慌。岛内900万劳工近期已惊觉,劳保基金很可能在15年后破产!罗马城不是一天建成的,而台当局这个高高的债台,也不是一天筑成的,它为何在十余年累积了过去50年没累积到的高度?
经济增速放缓 财政收入难涨
债务的形成,源自入不敷出,“入”主要来自税收。而税收与经济增长息息相关,经济涨势好,大家赚的钱多了,“政府”课的税收就多。
上世纪蒋经国主政台湾时期,经济飞速发展,年均增长率达到8%以上,稳居亚洲四小龙之首;李登辉主政时期,经济增速降到6%以上;进入本世纪,陈水扁主政8年,经济年均增速约4%;马英九主政第一任四年,年均增速降到约3%。
中国社科院台湾研究所王建民研究员认为,台湾债务问题的形成,首要因素是经济增长大幅放缓了脚步,财政收入增加越来越困难;而且在台湾选举文化的环境下,政治人物为了拉拢选票,人人喜欢推出减税政策,而不愿背上加税“恶名”。
马英九首任四年,把遗产赠与税从最高税率40%调降到统一税率10%,把营利事业所得税(相当于企业所得税)从25%调降至17%,并降低了个人的综合所得税负担,实施起来毫无阻碍,人人开心。可在他第二任上任之初,宣称要复征证券交易所得税,房产交易要按实价课税,立马搞得民众怨声载道,反扑浪潮席卷。
本世纪来,台湾的租税负担(财税收入占GDP的比例)在13%上下浮动。2009年台湾租税负担为12.2%,超过了租税天堂香港与新加坡,是亚洲租税负担最轻的经济体。2010年,台湾租税负担进一步降为11.9%,创历史新低。
各种福利津贴 雪球越滚越大
税收易减难增,而福利津贴却是易增难减,砍掉你的部分补贴,无异于抢走你到嘴的米饭。所以这次台当局要把军公教退休人员的年终慰问金“拿”了,立即遭来强大的反弹声浪。许多人纷纷出来声援,此举令那些曾经为社会牺牲奉献的老人“情何以堪”!
当前,全台大约有250万名65岁以上老人,其中军公教退休人员经济条件最好,领取接近100%的退休金,军公教人员涨薪资,他们的退休金也会跟着涨。
第二部分是退休劳工,他们参保年限够长的,每月最高可领到退养金4.3万元,少的也可领2.5万元。第三部分是农村老人,每月领六七千元老农津贴,遇到台风等灾害天气,可申请相应赔偿和优惠贷款等。第四部分是老荣民(退休军人),每月领1万多元退养金。
第五部分老人是城里的无业者,他们没有参加单位职工保险,由个人参与社会保险,如果投保期达到40年,每月可领将近9000元,投保时间越短,领取金额越少。在2008年之后,台当局加发给他们每月3000元敬老津贴,这部分有80多万人。
这80多万人中间,还有10多万人是最贫穷者,有的可领取3000元中低收入津贴,有的则领取6000元低收入津贴。
十多年来,虽然台当局财政负债越来越高,但是政治人物为了选举考量,先后4次调涨了老农津贴,其他老人津贴也每每要跟着上涨。每次到“大选”之际,要求增加各种福利津贴的呼声便高涨起来,候选人哪敢逆民意而动,于是开出一张张口头支票,等着当选后逐一兑现。
公共建设投资 却苦于无米之炊
岛内政治人物的口头支票,除了增加福利津贴外,还包括公共建设。以大项目拉动经济,往往是最直接有效的办法,所以候选人为了笼络某个地方的选票,往往轻易许诺将来当选后在当地建个什么项目,让民众增强对未来的信心。
陈水扁执政8年,在各地建了不少 “蚊子馆”——— 项目建成后发现没啥用处,就成了关蚊子的地方。例如小小的一个屏东县,却搞了两个机场,因为使用率太低,都变成了“蚊子机场”,造成了财政的极大浪费。
另一方面,真正需要财政资金注入的公共建设,却苦于无米之炊。马英九上首任之初提出的“爱台12建设”,规划分8年总共投资3.99万亿元,其中当局投资2.79万亿元,民间投资1.2万亿元。如今时间已过半,这些建设项目进展却十分缓慢,最大制约因素就是当局囊中羞涩。搞大型公共项目,“政府”不投钱,民间资本就难有信心。
日前大陆商务部部长陈德铭就公开批评,台湾的公路、铁路、港口等公共项目建设太滞后,影响了大陆企业投资的积极性。而台当局在公共建设方面,对陆资又有重重束缚,规定陆资不能承包工程,参股份额必须低于50%,因为无法对项目进行主导,重挫了陆资参与岛内公共项目建设的兴趣。
台湾著名时事评论员邱毅也曾撰文指出,台湾财政问题已到了拆东墙补西墙的窘困境地,欲解决“财政破落户”现象,不外两条途径:一是大量开放陆资,甚至考虑实施大陆投资移民,来弥补台湾财源不足;二是因应两岸和平新局,大幅删减“国防”、“外交”预算,把这些预算转移到社会福利、公共建设和经济开发上。
数月前时任台湾 “财政部长”刘忆如认为,未来要强化公有资产利用,清理闲置和被占用的资产,透过委托经营,强化运用,以增加财政收入。可是在台湾,绝大多数土地属于私有,属于公有资产的土地很少,所以要想靠卖地增收,难度也很大。(海峡导报记者 兰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祝贺!我国最大“沙戈荒”光伏项目成功并网2024-12-19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