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九月,放眼三明广袤的沃野乡间,稻浪翻金,瓜果飘香,收获的喜悦洋溢在每一位农民的脸上,共同绘就了一幅幅绚烂的丰收画卷。
今年9月23日,是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近年来,三明市立足农业大市资源禀赋优势,持续推动现代特色农业发展,为即将到来的丰收节献上一份沉甸甸的礼物。
闽江源头,稻浪层层。9月22日,建宁县合盛种业种子仓库机声隆隆,种子烘干机、精选机高速运转,工作人员忙着将烘干和精选过后的种子入库。“这段时间,我的这座种子仓库每天可以收10万公斤种子,今年中制的杂交水稻产量比去年平均每亩高了50公斤,制种户们都乐开了花。”合盛种业负责人胡宏说。
作为全国杂交水稻种子生产优势区,三明市已连续7年稳居全国杂交水稻种子生产第一大市。2024年,全市杂交水稻制种面积37.5万亩、产量7.8万吨,生产的水稻种子95%销往南方各稻区和越南、泰国、菲律宾、老挝等东南亚国家。
“小种子”如何长成富民“大产业”?近年来,三明高度重视种业发展,精心构建起“1+X”政策体系,将现代种业产业链作为全市特色产业链,建立种业振兴行动部门工作协调机制,全力打通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的融合堵点,系统推进“中国稻种基地”建设。种子是农业的“芯片”,一粒粒种子在三明这片沃土上,种出了沉甸甸的“芯”希望。
橘挂枝头,香溢闽中。9月11日,2025年“三明蜜桔”桔王争霸赛(特早熟专场)在永安落幕。经现场鉴评,2025年特早熟蜜桔整体品质再创新高,部分样品糖度可达14度以上,远超普通特早熟蜜桔水平。同时,今年种植户的参赛积极性显著提升,69家参赛主体覆盖三元、永安、大田、尤溪等多个县(市、区),充分体现了三明蜜桔产业的凝聚力与发展活力。
“通过赛事评选的方式,可以让果农明晰果实除价格外的优劣,倒逼精细管理,快速放大品牌效应。”福建农林大学园艺学院教授吴少华说。
三明地处浙闽粤柑橘优势产业带,是我国、我省早熟蜜桔优势区域,所产蜜桔具有早熟、质优的独特优势。近年来,三明因势利导,通过规划引导、基础支撑、政策扶持、品牌引领等方式,系统推进蜜桔产业做大做强,促进蜜桔产业高质量发展。
目前,全市蜜桔种植面积22万亩、产量36万吨,全产业链产值28亿元,已建成全省规模最大、品质最优、效益最好的早熟蜜桔基地。依托“桔王争霸赛”等品牌活动,产区“因桔而变、因桔而富、因桔而强”,蜜桔产业已成为三明乡村振兴和农民增收的“甜蜜支柱”。
走进泰宁县新桥乡大源村,连片的稻田里稻香萦绕,稻花鱼穿梭其间。村民们赤足蹚过清凉的田水,俯身探手,肥美的稻花鱼被一一捞起,装入桶中,丰收的喜悦溢于言表。
“今年的稻花鱼长得不错,预计总产量500多斤,按当前市场(价)每斤30元算,单稻花鱼一项收入可达到1.5万元左右。”泰宁县夏长家庭农场负责人戴夏长望着桶中层层游动的鲜鱼,算起了丰收账。
稻渔综合种养,是三明积极探索特色农业发展的生动实践。相较于传统水稻种植,稻田养鱼这种“种养结合”的生态农业模式,实现了“一水两用,一田多收”,既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更为乡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好山好水孕育“舌尖”好物。依托优渥的生态资源禀赋,我市大力培育生态农业,积极构建以大食物观为引领的优质农产品供给保障体系。今年以来,全市新增“三品一标”认证产品数107个,累计认证909个产品,其中,绿色食品502个,有机农产品62个,无公害农产品(不含水产品)326个,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19个。今年上半年,我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81.73亿元,增长3.8%,增幅居全省第三。
广袤田野间的丰收盛景不仅见证着我市农业的发展、农民的幸福,更承载着乡村振兴的美好愿景。眼下,我市正持续深化农村改革,努力让丰收的喜悦永驻田野,让乡村振兴的脚步更加坚实,让广大农民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阔步前行。
金鹏 曾程 黄颖 林玉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福州推进“公交+地铁”双网融合 串起民生“2025-09-22
挖掘篮球比分直播:的乡村之美、名桥之美、名山之美、饮食之美,让时代记忆在城市更新中重焕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