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甲医院医生,科普专栏作者:白衣奶爸
笔者在临床急诊抢救病人的时候,确实是要注意方方面面的啊。我记得有一年接到一个车祸的男孩,大约18岁左右,当时孩子昏迷,身上有身份证、手机、钱包,我们先负责抢救,然后交代保卫科、实习同学帮忙点数,并根据手机号码等资料联系家长,等家属到位后把物品交给了家属。这个过程就很顺畅,而且就算是家属最后仍认定有其他物品丢失,由于我们有点数,也不至于诬告或误会了我们医务人员。
在这个事件中,我们都不是当事人,做再多的评论都怕跟事实有偏颇。那么我们只需要认知这几个事实:
1、医护人员抢救病人是否需要帮忙保管随身物品?确实有一定的义务,但这个是以抢救为主的,随身物品在抢救后帮忙处理即可,而且就算是以物品丢失来追究医护责任,这点也是不应该的;
2、这个案例中丢失的物品,到底是不是在医院丢失的?如果根本不是在医院丢失的,那么这1000元赔偿就就不知从何谈起了,因此这里有个事实认定的问题,如果能够再认真一点,调查彻底清楚再来谈赔偿的问题,就不至于引起大家的误解,从而引发这么激烈的讨论了。那么当事人、医院跟当地民警对于这个问题是如何解读判定的,这一点显得更加重要;
3、基于非当事人的一些道听途说,简单扼要得出结论“患者被抢救成功,医护人员反而被索赔剪掉衣服”,这种论调,对现在社会的医患沟通,没有任何好处。
刚好下夜班,昨晚也刚抢救了一个病人,看到新闻的感觉是难受的。文末我们再次换位思考:
如果我是医生,我在抢救病人的时候,在抢救为主的前提下,我是否愿意帮忙收拾一下他的随身物品,以待交给他的家属?(大部分人应该会回答:我愿意,对吧?)
如果我是患者,我不幸在被抢救的时候,在抢救为主的前提下,我是否希望有人可以帮我保存一下随身物品?以待交给我或者我的亲人?(大部分人应该也是回答:是的,我也是这么希望的。对吧?)
最终还是这句话:当我们追踪并讨论一个社会热点问题,我们希望能够通过讨论,让社会变得更美好,而不是因为类似的问题,而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艰难和不合理。
除了医护人员分享的经历和观点之外,一些网友也站在患者和患者家属的角度分享了自己的想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我国成功发射遥感四十五号卫星2025-09-09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