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方查处案件同比增445%,涉案嫌疑人同比增248%——
医疗美容行业有“病”得治
整容不成破了相;隆胸手术刚做完,全身抽搐,昏迷不醒;注射生长因子抗皱,结果所用药物和操作都有问题……近日,市人民检察院发布的信息显示,一年来,检察机关查办的医疗美容行业案件居高不下,消费者受到伤害的事故屡见不鲜,全市整形美容行业亟待各部门重拳出击,齐抓共管予以规范。
检方查办医疗美容行业案件数同比增长445%
市检察院侦查监督处处长席晨介绍,去年以来,全市检方查办美容整形行业案件6O余件,同比增长445%;涉案犯罪嫌疑人80多人,同比增长248%。
雨花台区检察院相关负责人介绍,仅今年上半年,该院就查办了医疗美容领域销售假药案19件、涉案金额逾4000万元,较去年全年查办的14件、涉案金额近600万元大幅上升。而且,该院今年上半年查办的医疗美容领域销售假药案中,还有3起医疗机构销售假药案。而在此之前,我市检察机关从未遇到过医疗机构销售假药案。
雨花台检方侦查监督科科长徐嘉嘉介绍,医疗美容领域销售和使用的假药主要是注射用美容针、玻尿酸、肉毒素等药品,以往此类行为多发生在不具备医疗资质的、个人经营的美容场所。如今,由于这类药品价格低廉、市场广阔、利润丰厚,也受到了医疗机构的青睐。
在上述案件中,有消费者受到严重伤害甚至终身残疾。
利润丰厚刺激行业迅速扩容,不法行为同时增加
席晨认为,一年来南京检方查办医疗美容行业案件数同比大幅增长,一方面是因为检方加大了相关案件的查办力度,另一方面更说明,医疗美容行业不法人员的犯罪行为明显增加,相关案件基数迅速增大。
吴华(化名)正在深圳参与筹建一家整形美容医院。他在电话中告诉记者,医疗美容行业犯罪行为增加并不奇怪,因为整个行业正在迅速扩容,监管工作一时未能完全跟上。
吴华说,现在中小规模的民间资本面广量大,都在寻找新的投资机会,目前主要挤进了教育培训、健康产业、整形美容等有限的几个行业。其中,整形美容行业利润特高,尤受青睐。
来自南京检方的消息:在长江路附近,李某经营了一家非法整形医院,安排其姐姐在店内推销假美容药品,同时非法开设“美容培训班”。检方查明,李某每个月都有200万至300万元进账,半年内非法获利近千万元。今年5月,雨花台检方审查逮捕了一个以家族为单位跨国销售假药的犯罪团伙成员。经查证,该团伙通过微信线上销售假美容针剂等药品,涉案金额达3000余万元。
行业迅速扩容导致鱼龙混杂,不少从业人员属“地下非法执业”,极少有行业自律意识,致使假药泛滥、美容事故频发。而由于经营地点隐蔽、消费者意识薄弱、市场监管难度较大,常常是出了事故后,执法人员才知道有家非法整形机构的存在。如在集庆门大街非法开设“微整形”诊所的王某,明知购买使用的多种美容整形药物系假药,仍给16名消费者注射使用,造成多名消费者脸部红肿溃烂。直到案发后,王某诊所才被查处。
重拳出击,规范美容药品采购、运送、仓储、使用
医疗美容行业的兴起,一直伴随着假药、医疗事故之类的沉渣重疴,检方也始终出重拳予以打击。
“由于犯罪嫌疑人在作案中利用电子支付、异地仓储或者车辆流动仓储,且采取快递运输、人货分离、虚报物品名称等手段逃避打击,使得查处这类犯罪行为变得更加困难。”徐嘉嘉说。
对此,徐嘉嘉建议,在重点打击和整顿利用互联网等媒体发布虚假广告、通过寄递等方式销售假药行为的同时,对医疗美容机构、从业人员须加强监督管理;对超范围开展医疗美容项目的,须依法依规严肃处理;完善药品安全监管制度,规范美容药品的采购、运送、仓储、使用。
原为医院护士的葛某某,在新街口某大厦非法开设了整形美容作坊,平时只通过电话、微信联系客户,并通过快递送货邮寄药品,只有在消费者接受整形手术时她才会现身。葛某某将成本为100元一支的美容针以千余元卖给消费者,短时间内获利15万元。“如市场监管、卫计、物流包括物管等部门巡查、监管到位,葛某某的图谋决不会得逞。”案件承办检察官认为。
而对维权意识淡薄的广大爱美女性,这位检察官提醒,要切记医疗美容整形从业人员必须取得正规执业资格,并经过系统培训;同时切记整容是手术,全过程都要消毒、无菌。“另外,玻尿酸、肉毒素等药物,在政府网站上都是能够查到的,是否用了正品,完全可以核实。”
本报通讯员崔洁 雒呈瑞 王伟强
本报记者 许震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侵华日军新罪证“满洲农业移民入植图”展出2024-09-18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