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货上门
刷卡七千余元 发现买到保健品
“他们很急的样子,根本没给我思考的机会。”21日下午5点过,李乐拿着药品送黄婆婆回到住所。在小区门口,他拿出POS机给老人刷卡,“2万元由爱眼工程资助,盒子要收回,再退 60元,减去已付的100元定金,他最后让我刷了7520元。”
花了近万元,黄婆婆买到360袋冲剂、36片贴片、6瓶喷雾,装了满满一购物车。拖着车子回到家,她才有机会查看自己到底买了什么:3样产品上均有“锐视”商标,产品名称分别为“亮眼壹号龙脑眼贴”、“缓解视疲劳颗粒”和“亮眼壹号喷雾”。
仔细研究颗粒包装袋,黄婆婆看到上面有保健食品的标识。“保健品是不能代替药品的,怎么可能治病呢?”这个时候,黄婆婆才意识到自己可能被骗了。之后,她又去正规医院检查,并未查出眼底动脉硬化的症状。
调查
“特效药”竟是化妆品 北京同仁医院无王玉
7月29日下午,黄婆婆向记者提供了自己购买的“药物”。记者看到,喷雾和贴片包装上的生产许可证均为“苏妆20160004”。根据“江苏省化妆品生产许可证换发公告201601”,该产品由南京日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该企业的生产范围是一般液态单元(护发清洁类,护肤水类);膏霜乳液单元(护肤清洁类)。也就是说,这两样产品只是化妆品。
同时,记者根据颗粒包装上“国食健字G20140061”搜索发现,该产品的主要原料是叶黄素、越橘提取物、维生素C、葡萄糖酸锌等成分,仅具有缓解视力疲劳的保健功能。
记者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官网查询,该院眼科中心并无名叫王玉的副主任,甚至在中心医生团队中也找不到王玉这个人。
对话
保健品成为药品前 还要经过三到四年“深造”?
7月29日下午5点过,众心家园员工李乐来到黄婆婆住处进行回访,记者以黄婆婆女儿的身份参与了双方对话。
华西都市报:公司的经营范围?
李乐:旅游、养生、保健都在搞。
华西都市报:为何会举办这次讲座?
李乐:是北京爱眼工程直接联系我们公司,我们再联系到黄婆婆等人。
华西都市报:王玉是眼科专家吗?
李乐:他是北京同仁医院的,是主任不是专家。
华西都市报:在北京同仁医院官网怎么查不到王玉的名字?
李乐:我告诉你为啥子查不到他的名字。他原本是那个医院的主任,现在又出来搞,算是挂名在医院。包括现在有客户要他的号码,或者问他要其他啥子,他都是保密的。
华西都市报:这些药真能治好病吗?
李乐:既然我们公司在这里,王玉敢把保证写下来,肯定就是有效的。
华西都市报:包装袋上为什么有保健品的标识?
李乐:因为它要成为药品的话,还要经过三到四年的深造。不过这些药是已经临床使用的。
华西都市报:保健品也有疗效吗?
李乐:现在我们公司的写字楼是老板买下来的,地址你也知道,单子、保证书都在。既然他敢写“一年之内治好眼底血管动脉硬化”,我们就一年之后看效果。
华西都市报:什么时候能看到协议?
李乐:有这样一个流程,购买药品当天,所有资料都要传回北京,北京那边又要经过一些程序再传回来,传回来后我们才能把原件复印,才能给购买者。时间要一个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侵华日军新罪证“满洲农业移民入植图”展出2024-09-18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