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道处在深圳湾海岸线上的绿色城墙,像一条湛蓝的腰带缠在城市的腹部,又像一条墨绿的围巾绕住城市的脖颈。我无法用我卑微的笔去接近这片与海水紧紧缠绕的小树林,我觉得她一直都生长在我想像之外,那种神秘与隐匿遥不可及。”深圳本土作家安石榴对红树林的这段描述,写出了深圳人心中的红树林情结。在美丽的深圳湾畔,绿色的红树林宛若一条飘带蜿蜒数公里,候鸟在这里自由地飞翔觅食。
为了保护红树林,深圳早在特区成立之初,就创建了福田红树林保护区,当时保护区面积为415.48公顷,约6232亩。与现在每天人流不息的深圳湾畔相比,刚成立的保护区还处在比较原始状态,人烟稀少,鸟儿成群。1988年,福田红树林保护区被定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因为是全国面积最小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也被国外生态专家称为“袖珍型的保护区”。
福田区红树林保护区成立后,吸引了诸多国内外环保人士及动植物保护人士的关注,许多人不远千里前来一睹红树林湿地风光。1986年,世界野生生物(国际)基金会主席、英女王的丈夫菲利普亲王,在英女王访华时特意南下深圳,登上了红树林的观鸟亭;丹麦野生生物基金会主席、丹麦女王的丈夫亨里克亲王,也曾于1989年专程来观鸟,并将红树林称为镶嵌在城市钢筋水泥中的“绿色明珠”。
“一提到红树林,大家就想到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其实深圳还有很多海边都生长着红树林。”持续关注红树林保护几十年、原广东内伶仃福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王勇军说,在深圳西部——宝安的西乡、沙井和福永海边,及深圳东部——大鹏的葵涌、南澳,都存在相当面积的红树林。尤其是宝安海边,曾经拥有的红树林面积加起来共有2000亩,超过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的1500亩。另外,东涌红树林面积80亩,坝光盐灶的红树林虽然仅有60亩,却有数百棵珍稀的古银叶树群。侨城湿地也有5亩红树林。
上世纪90年代以后:
深圳飞速发展30年,
候鸟天堂空间减少大半
成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后,红树林并没有得到全面的保护。
福田红树林保护区距离深圳城市新中心区只有2.2公里,是我国惟一位于城市腹地的红树林,人的居住地与红树林很近,导致人与红树林之间的矛盾特别尖锐。
上世纪80年代以来的30年,正是深圳飞速发展的30年。自1991年以来,新洲河排洪工程、高速公路、保税区、广播电台发射塔和凤塘河(包括下沙避风港)工程等建设项目,吞噬了保护区原红线范围内土地的48.68%,毁坏红树林49公顷。
1994年,深圳新修建的滨海大道要穿过红树林核心地带,将毁去200多亩红树林。后来保护区的人员据理力争,甚至惊动了广东省和国务院,以致几次派调查组来核实情况,最后才使滨海大道北移260米,拐了个弯绕过红树林核心地带,但被滨海大道切断的靠近锦绣中华的18亩红树林全部死掉。
在高楼大厦、高速公路和工业区的“侵略”下,福田红树林和湿地迅速减少,保护区红线面积不得不三次进行调整,剩下现在的368公顷。红树林所处的海湾——深圳湾历经了三次大规模的填海,一次是建保税区的填海,接近两平方公里,红线保护范围内的海域被填掉不少;第二次是科技园包括滨海大道的填海,面积大约10平方公里;第三次是西部通道填海,填了约5平方公里。三次填海共填掉了深圳湾的1/4。
王勇军告诉记者,填海导致整个深圳湾和红树林面积大幅减少、滩涂被大面积破坏,其中最为可惜的,是生态价值最高的滩涂部分的高潮位在填海中“全军覆没”。这些滩涂生活着大量的弹涂鱼、蛏子、招潮蟹、贝类、虾蟹等底栖生物,而这些底栖生物是红树林湿地生物链不可缺少的环节。
“我们1987年时统计,自然保护区总面积4560亩(304公顷),其中天然红树林2250亩(150公顷);到了1997年,自然保护区总面积5546亩(367.64公顷),其中天然红树林1020亩(68公顷),人工林350亩(23公顷)。”谈起红树林,已经退休的王勇军如数家珍。
保护区内的红树林命运尚且如此,保护区外的红树林命运更可想而知。王勇军在2006年时进行了一个统计:全市的红树林从最初的8000多亩锐减至3000多亩。
“红树林是个完整的生态系统,一旦破坏就难以恢复,生态修复是个漫长的过程。”作为红树林的保护者,看到红树林面积不断减少,王勇军说不出的痛心,但也束手无策。他们频频呼吁的声音,淹没在推土机的轰鸣中……
影响
国际候鸟“中转站”充满危机
生物多样性明显减少,珍稀涉危种类减少54.8%
通常,我们把森林看作城市之肺,那么湿地则是城市之肾,可以净化水环境,生态功能显著。沙井海上田园与中山大学红树林研究团队进行了一项研究:让污水从红树林中循环经过,然后再在出水口检测,水质达到普通水质要求。
“红树林不仅属于深圳,更是国际候鸟的重要加油站。”王勇军说,红树林就是海上森林,在深圳陆地面积有限的情况下,把森林伸向海洋,不仅能抗巨浪海啸,还能净化污水、美化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因为有了红树林,才有了每年数以十万计的候鸟来到这里停歇、觅食。”
红树林湿地是物种最为丰富的地方,生态价值不可估量。这是一个有大自然的“海陆空”三军:水下生长大量鱼、虾、蟹及浮游生物;滩涂上有秋茄、木榄、桐花、海榄雌等多种红树植物;林间栖息着白鹭、池鹭及众多其它鸟类。福田红树林湿地乃至全深圳红树林湿地,曾经是东半球国际候鸟通道上不可或缺的“加油站”。每年经过福田红树林湿地的候鸟超过10万只,它们冬天从遥远的西伯利亚飞来,在深圳停留、补充能量后继续长途迁徒之旅,直到澳大利亚,夏天再从原路返回。
澳大利亚科学家曾经做过一个实验,他们给一只准备迁徒的大滨鹬测量体重,然后做上“脚环”记号放飞。两周后,深圳专家截住了这位“客人”,在称重时发现,经过长途飞行的大滨鹬体重已从278克降到140克。环保专家昝启杰说:“大滨鹬是一口气从澳大利亚飞来的,旅途耗
费了它大量的体力,如果不在深圳补充能量,它就没有办法完成自己一年一度的迁徒之旅。”
如今,随着红树林面积的不断减少,这座东半球国际候鸟“中转站”充满了危机,生态系统异常脆弱。据不完全统计,受外围环境影响,红树林保护区内的生物多样性明显减少,珍稀涉危种类减少54.8%。
候鸟数量不断减少,世界珍稀鸟类受影响明显
“在上世纪90年代,深圳湾上空还经常能看到像云一样的鸟群在飞翔,这种景象如今在深圳早已看不见了,只能在香港米埔看到。”王勇军透露,在上世纪90年代初,他曾多次组织统计深圳湾的鸟类数量(与香港同步计数),那时每次都有5位数的静态数,其中整个深圳湾大约有6万只,加上华侨城片区可达7万只。但后来受填海导致食物减少等多种因素影响,生活在深圳湾的鸟类总量锐减到现在的一两万只左右。
红树林生态系统高等植物珍稀濒危种类比例远高于国内任何森林生态系统,目前有194种鸟类依赖红树林保护区生存,其中24种是国家重点保护鸟类。
深圳市观鸟协会2011年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从2003年起,深圳观鸟协会持续对深圳湾旁的侨城湿地进行长期系统的鸟类监测,目前观测到的深圳本地留鸟变化不大,但候鸟数量却不断减少,尤其是黑脸琵鹭等世界珍稀鸟类受影响明显。调查数据显示,全球仅存2000多只黑脸琵鹭,每年都会有一部分飞来深圳湾过冬,多时有100多只,少时也有几十只。但近年来黑脸琵鹭却逐年减少,其中2011年飞来的黑脸琵鹭就同比减少了10%。
“我前年及去年大运前在深圳湾数鸟,可见数量、种类都很多,看得眼花;但今年去数,数量、品种就明显没有以前多。”深圳市观鸟协会会长徐萌说,再这样下去,以后深圳人要看候鸟,就只能去对岸的香港。
对策
成立红树林保护小区如何?
全市应统筹管理红树林,保护环境比发展经济重要
红树林在深圳分布广泛,但管理都是各自为政,主要由当地政府的林业部门管理,各地仅把它作为普通的林业来管理,重视程度不同。
在采访中,记者为了掌握全市的红树林分布面积以及种类,采访了市绿委办、市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处、市城管局林业处等多个部门,均表示没有数据。后来,记者从宝安区绿委办了解到宝安区2011年的统计数据,而大鹏新区称没有掌握辖区内的红树林面积。
“应该将全市的红树林统一管理统一保护,在东部也可以成立红树林保护小区。”宝安区绿委办一位工作人员建议说,这样有利于红树林生态系统的保护以及生态修复。
葵涌街道办林业科一位负责人也表示,坝光古银叶树已成立了保护区,但还应将周边的红树林纳入古银叶树保护区范畴,像福田红树林保护区一样,申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加大对珍稀古银叶树、红树林和湿地的保护。“这些百年老树,死一棵就少一棵,一定要重视起来,保护环境比发展经济更重要。”
政府与非政府组织紧密合作,民间力量发挥重要作用
香港不仅为红树林保护立法,而且从幼儿园开始就培养孩子们保护红树林的思想,环境保护观念深入到了下一代的骨髓。而在深圳,虽然大家都重视与享受环境,但是生态环境在不断恶化,许多部门还在继续毁坏红树林来换得土地以求经济增长。
“我们也曾希望福田红树林保护区能加入《拉姆萨尔湿地公约》,这样就能加大红树林的保护力度。”王勇军回忆说,早在1994年,国家有关部门就曾多次来函,希望深圳能将深圳湾后海到福田红树林保护区的整片湿地纳入保护区范围,并加入国际重点保护湿地名单。但深圳方面一直在推,并提出等15公里滨海休闲带建好之后再择机加入。现在滨海休闲带已建好,但并未有要加入国际湿地的消息。“估计是考虑全变成国家保护区后,就不能随便动、随便填海了,以后深圳经济建设要用深圳湾就没那么容易了。”
王勇军认为,现在福田红树林保护区是城管部门在管理,又是执法部门,也是具体事务的执行部门,管理起来力度不足。“一直以来,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与众多非政府组织在湿地护理工作上紧密合作,民间力量在湿地保护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我们应该借鉴香港的管理模式,探讨新的管理模式:政府监督、专家指导、民间管理。”王勇军说,福田红树林保护区1988年即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但依然无法阻止红树林的日益萎缩,一个重要原因便是民间力量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修复红树林生态湿地,
整治水环境
森林在建设中破坏以后,有森林植被恢复费,而红树林被破坏后,却没有地方可以种植。红树林受海浪的影响很大,全世界平均成活率也只有40%左右,深圳由于气候的影响,红树林不仅成活率低,而且生长缓慢。
在东南亚的海啸中,有红树林的地方人和财物都得到了保护,避免了损失。但是红树林要起到真正功效,纵深(从陆地往海里延伸的距离)至少要达到50米,低于这个水平基本没有减灾作用,50米的红树林能将七八米高的海浪削减到3米以下。而人工种植一片50米纵深的红树林,需要五六十年才能看到成效。
为修复城市建设对红树林保护区的影响,深圳一直在努力。2010年,深圳市和福田区政府投资3亿元,启动了红树林修复工程,项目分两期,将修复红树林生态湿地、整治水环境、修建科普基地等。广深沿江高速完工后,也将于2014年建设一片景观林带,宝安将结合景观林带,准备在外围种植一些红树林进行补偿。
“红树林不仅仅是景观作用,更重要是生态作用。”王勇军说,红树林是深圳这座活力之城的“生态名片”,它不仅仅属于深圳,更是国际候鸟的重要“加油站”,所以一定要保护好。他相信,这也是每一个热爱大自然、热爱红树林的深圳市民的心愿。
他山之石
几千只鸟落在一棵树上
只在香港米埔保护区看过
福田区红树林保护区的对岸,就是香港米埔保护区。尽管隔海相望,但两个红树林的保护区级别却不同:一个是国家级别,一个是国际级别。这让深圳湾的深圳河口南北两部分的湿地在不同环境下生存。
“你看过几千只鸟落在一棵树上吗?我就看过。”自从去了对面的米埔保护区,昝启杰只能用两个字来形容自己的感受:震撼。
昝启杰描述称,米埔基本还是原始状态,红树林种类达到300多种,有1000多米的纵深,仅仅参观区几个小时都走不完,不用说去到无人区了。在那里,他看到有些树上黑压压地落满了叼鱼郎,少说也有五六千只,树上全部是鸟,看不到树枝和树叶,很壮观,他称之为“鸟树”。而深圳红树林只剩下100多种,纵深只有100多米。“其实20年前的深圳红树林保护区跟香港米埔保护区并无差别。”昝启杰遗憾地说。
经过自然基金、环保人士多年的努力,1995年,港府把米埔及后海湾内湾1500公顷(22500亩)的土地按《拉姆萨尔公约》划为“国际重要湿地”,拨款4.23亿港元收购土地、设立湿地教育、访客中心及保护管理。在接待游客方面,米埔湿地将每天进园的游客限制在200人以内,周一至周五只接待香港本地的中小学生团体,周六和周日游客只能通过网络预约才能进入湿地参观。
为了提高湿地内鱼塘的生态价值,香港特区政府每年还出资30万元,向当地渔民高价收购没有经济价值的“废鱼”,提供给在米埔过冬的近一万只鸬鹚吃,同时也弥补养殖户因鸟类到鱼塘捕食的损失。保护的根本目的在于发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侵华日军新罪证“满洲农业移民入植图”展出2024-09-18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