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织机上,周文虎将纸丝编织成画
海都网—海峡都市报讯 雪白宣纸上,牡丹朵朵绽放,正是娇艳时。突然手起刀落,削纸成丝,花失了妩媚,画没了影踪。一声叹息尚未出口,却见织机上,纸丝经纬交穿、纵横交错,牡丹于朦胧间再现芳华,如雾中观花,淡雅而不失娇媚。
这就是拥有一千多年历史的永春纸织画。近日,网友“萝卜青菜”在海角五号(http://www.ihaij.com)贴出了这张牡丹纸织画的制作图,引来网友阵阵惊叹。本网记者特地前往拜访了永春纸织画传承人——周文虎,一探纸织画的“真容”。
周文虎今年七十有四,精神奕奕,目光炯炯。他说,早在隋末唐初,永春就有纸织画作坊,宋代时还曾远销南洋。可由于制作过于繁冗,再加上“传男不传女,传子不传外”的习俗,到近代,曾经盛极一时的纸织画作坊只剩下黄永源老师的“黄芳亭”。周文虎说,小时候每天上学都要经过黄永源老师的门口,看着他作画、织画,觉得很有趣。后来,黄永源老师开门纳徒,而他如愿地拜师学艺,这纸织画一织就是54年。
要说这纸织画,归结起来就只有绘画、裁剪、编织、裱褙四道工序,听起来十分简单,可每道工序所需的谨慎细心、娴熟技巧可不是一蹴而就的。
首先,绘画便与国画一般无二,只是颜色更为浓重,没有一定的功底,如何能完成。接着,要用特制的利刀把画切成2毫米宽的纸丝,首尾不断,只要有一点的疏忽,整张画就成了废品。所谓编织,就是将画裁成的纸丝作为经线,将纯白宣纸裁成同样的纸丝作为纬线,放在特制的纸织机上穿梭交织。周文虎说:“编织是纸织画中最困难的一道工序。除了手指要灵活,气候的变化也有很大影响。春天湿润,纸容易烂掉;夏季干燥,纸脆易断。”
裱褙成画后,原本浓烈的色彩只能看到四分,朦胧隐约、淡雅素净。正如一千多年前的永春,春雾茫茫,桃花盛开,雾里观花,别有趣味。据说,正是这独特的景致激发了当时民间艺人的灵感,创作了纸织画这种独特工艺。
近年来,周文虎最得意的作品当属《中国的世界遗产名录》。这幅长卷花了周文虎3年时间,用6万条长达100多米的宣纸丝作为纬线,手工编织而成,全长138米,宽1米多,融入了中国38项世界文化遗产图案,气势磅礴。周文虎说,他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这幅长卷能在各地巡回展览,让更多人了解纸织画,让这门传统工艺代代传承下去。(本网记者魏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首个太空计算卫星星座成功入轨 中国星座点2025-05-15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