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每个人对医疗都有这样的祈望和梦想,当遇到突发急病和受伤时,医生护士能奇迹般地出现,妙手施救,转危为安。如今,这个祈望和梦想在光泽县已是现实,创造这奇迹的是该县“120”医疗急救中心的医生护士们。
2000年4月,光泽县“120”医疗急救中心正式成立。自成立以来注重加强和完善各项医疗功能,用良好的医疗技术、优质的医疗服务、高尚的救死扶伤精神,建立了良好的医患关系,构筑起一条生命的“绿色通道”。
快速的出诊反应
前年的一天晚上,光泽城西路段发生车祸,多人受伤。电话打到“120”急救中心,仅仅10分钟的时间,“120”救护车赶到现场,医生进行现场包扎止血、注射给氧等紧急施救后,将伤者陆续接回医院继续抢救。
去年10月1日晚8点半,李坊乡一位老人胸部剧烈疼痛,呼吸急促,生命垂危。打“120”电话向中心求救,中心主任黄远林主治医师马上带着医生护士,随救护车在半个多小时赶到,立即进行检查,给予心电监护、吸氧和输液等抢救,一个多小时后病人病情才开始平稳过来,救护车把这病人接回医院进行继续治疗。
如果说这些病人的生命是靠时间抢来的,那么许多急危重病人在生死关头都有这个感受。
去年11月6日,司前某村一位农民喝有机磷农药中毒,人口吐白沫,深度昏迷,情况万分危急。“120”医疗急救中心接到求救电话后,救护车以最短的时间赶到,医生马上边打针挂瓶等应急处理,边抬上车接回医院内进行洗胃等抢救,把病人抢救过来,病人家属激动地说:“再延误一会就没救了,感谢医生及时抢救!”
该中心坚持“有诊必出,接诊迅速”原则,接到求救电话白天做到5分钟左右出诊,晚上10分钟左右出诊。快速及时的出诊反应,让许多生命垂危的患者转危为安,从死亡线上抢救回来。
畅通的“生命通道”
光泽县“120”急救中心以病人的需要为目标,哪里有病人就到哪里去。特别是农村,地处偏僻、居住分散的农民病人,中心的医生成了他们的“救命人”,中心与病人之间建起了一条“生命通道”。
前年1月的一天,离城60多公里的某村一位60多岁的老人突患脑血管意外,血压高达220/120毫米汞柱,生命垂危。这个村是县最边远的村之一,而且道路非常差。急救电话打了以后,家人怕天阴路不好,救护车不会来,一直在另想办法。没想到救护车按时赶到,医生马上对病人进行降颅压给氧处理,然后等血压降下稳定后,抬上车接回医院抢救治疗,使老人转危为安。
2004年7月,华桥乡某边远村一位产妇难产,大人孩子生命危险,急需送县医院抢救。这个村到自然村由于道路太差,车辆进出要绕江西,救护车在路上开了整整二个半小时才到,医生迅速将产妇接上车,边行驶边抢救,接到医院妇产科后立即手术,保证了大人孩子的平安。2005年初一个晚上,天降大雪,封住了路面,而离城四五十公里的李坊乡某村一位农民半夜突然急性腹痛。雪大路滑,又是黑天,但医生冒着风雪及时赶到,进行抢救,并接往县医院,一路上病人家属千恩万谢,病人病愈出院时还专门找到医生感谢。
这些都是实实在在发生的事例,对中心的医生护士来说都是一件平常的事,他(她)们是用心血和汗水保证这条通道的畅通。“生命第一,病人至上”,中心自成立以来,已出诊上万次,抢救了成千上万的病人,从没有发生拒绝出诊的事件,生命的通道一直是畅通无阻。
良好的医疗服务
中心作为医院医疗服务的“窗口”,不断地改善医疗环境,满足群众的就医需求。而且出诊只少量收费,不增加群众负担。中心有医生7人,护士16人,80%以上都是女同志。主任黄远林,主治医师职称;护士长姜美珍,是副主任护师职称;还有老主任、副主任医师张显贤。
设立“120”医疗急救电话,24小时有人值班,配备4部救护车,随时待命出诊。还配备呼吸机、除颤仪、氧气袋等车载设备仪器,以及急救室、观察室,并以各个临床科作为中心急救的依托。对接诊的病人中心先期急救后,迅速送到相关科室,有关医生专家马上到场,确保病人得到及时救治,提高抢救的水平。医生护士对病人热情服务,实行首诊负责制,设立了导诊服务台,有电视、电话、茶水、医疗知识宣传栏和文明监督岗,公布了医生护士的相片、个人情况和工号,投诉电话等,随时接受群众监督。他们出诊时常常碰到没有人抬送病人,他们自觉成了抬担架的人。
光泽县“120”医疗急救中心真正履行了自己救死扶伤的职责,为创建和谐的医患关系,为光泽县人民的健康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受到了群众的称赞,先后被省市县授予“巾帼文明示范岗”等称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厦金大桥(厦门段)刘五店航道桥东主塔钢套2025-01-09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