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岩采茶灯源于茶山采茶
“龙岩采茶灯”起源于新罗区苏坂镇美山村,是流传于龙岩城乡,融说唱、戏曲、舞蹈为一体的民间舞蹈。舞蹈起源于劳动人民的采茶活动,组成人员有茶公、茶婆、采茶姑、武小生、男小丑等,表现一群天真烂漫的山乡姑娘手提茶篮,跟随茶公、茶婆跋山涉水,上山采茶的情景。
据传280年前,美山村林氏十七世祖,从茶山劳动中提炼舞蹈语汇,吸收当地的民间音乐,融合歌舞、说唱及民间小戏等艺术,经过几代人的不断加工、提炼,创作了“采茶灯”。采茶灯被视为吉祥舞蹈,多在新年、庙会、踩街、喜庆期间表演,由于扎根民间,贴近生活,特色浓郁,采茶灯在我国东南沿海也广为流传。
1981年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复函龙岩县文化局,确认龙岩美山村系“龙岩采茶灯”原产地,并把原始曲谱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口头文化遗产”收藏。1996年在美国亚特兰大举行的第26届奥运会上,采茶灯音乐作为中国代表团的入场曲而响遍世界。
传承遇困难 表演程式少一半
龙岩采茶灯蜚声海内外,几百年传承更让它深种于龙岩人心中,但近年,采茶灯的传承并不乐观。
据悉,采茶灯以口传心授为主要传承方式,随着很多民间艺人老去,采茶灯逐渐失去生存繁衍的土壤,表演程式从原本的五六十种,到现在只剩下三十多种。
新罗区文化馆馆长兰茂林介绍,现在能表演传统采茶灯的,只有美山村的八九位老艺人,他们大多年过八十,“原始资料、道具遗存也比较少”。目前,采茶灯的省级传承人中,仅剩下黄淑霞一人。
美山村中,年过八旬的老艺人林昌鼎,家族表演采茶灯已经200多年,他曾演过采茶姑娘、茶公及茶婆等多个角色,但如今,新的表演和他们那时已经不同,“化妆、头饰变了,唱法也不同,我们是放在喉咙里唱,新人是唱出来,虽然嗓子更亮,但我还是喜欢老演法,更有味道。”
加强传承保护走进社区、校园
为了更好保护采茶灯,进一步传承和推广,新罗区采取了众多措施。
2008年,新罗区成立龙岩采茶灯研究会,着手加强采茶灯人才队伍建设,在每个村(社区)都成立至少一支采茶灯表演队。2009年,龙岩曾由万人进行采茶灯表演,获得吉尼斯世界纪录。
“志在保护,关键在传承与发展。”在兰茂林的眼中,采茶灯的保护不仅应该保持其最原汁原味的舞蹈,也应不忘创新,将舞蹈编排与音乐发展结合起来。
在起源地苏坂镇,采茶灯还走进校园,成为学生课间活动的排练项目。根据学生特性,改编后的采茶灯让学生们不学唱腔,只学舞蹈动作,增强了趣味性与吸引力。
此外,采茶灯还进了剧团,加入二胡、笛子、琵琶等乐器,改编成爵士版、少儿版采茶灯,“音乐改编了,但最基本的舞蹈步伐却保留着”。产业化开发也是保护采茶灯的一个途径。建设采茶灯主题公园、成立采茶灯文化有限公司、规划建设采茶扑蝶文创产业园等先后完成。
从2005年起,历经10年3次失败,龙岩采茶灯“申遗”终成功。据悉,新罗区将制定近期和长远的采茶灯保护目标和措施,让龙岩采茶灯更好地传承下去。(海都记者 戴敏 文/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备年货 迎新春2025-01-11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