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师者无私
候选人物:陈育红
“多教一天是一天,我守在这里,就会有更多的孩子走出大山。”——陈育红
主办:海峡都市报 海都网
闽南网12月11日讯 20岁时,他将风华正茂付给大山,把孤独冷清留给自己;30岁时,他将声如洪钟付给三尺讲台,把沧桑嘶哑留给自己;40岁时,他将身强体壮付给孩子,把伤痕累累留给自己;50岁时,他将财富荣耀付给教育,将平淡清苦留给自己……他是陈育红,一个驻守偏远山区38年的乡村教师。这个大山里的园丁,平凡得就像学校后面那一岭岭沉默坚韧的石头,却用一生的心血,从山石中培养英才无数。
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每当新春来临,那破旧的泥瓦房前的笑靥,便是他坚守下去的最大动力。
陈育红
声带麻痹萎缩 忍痛上课十余年
经过十多公里过山车般的颠簸,海都记者来到龙岩市上杭县珊瑚乡珊瑚中心小学,这所乡里唯一的小学。六年一班的教室里,正传出一阵嘶哑而吃力的朗读声。“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三尺讲台上,57岁的陈育红正“用力”地讲课,他的声音嘶哑得有些刺耳,就像粗暴地撕破一张牛皮纸,有时甚至会短暂地失声。但孩子们却说,这是珊瑚乡里最美的声音。
“19岁站上讲台教书,没想到在这里一站,就快38年了。”学生放学后,陈育红回到狭小的办公室,吞下一粒金嗓子含片,声音却并没有因为药物而显得清亮。
“珊瑚乡是特困乡,山里太偏远,年轻的老师不愿意来。”因为人手不足,陈育红除了上课,还要负责学生的日常安排、学校的设施建设等,常常需要熬夜加班。十多年前,由于操劳过度,陈育红患上肺结核,病情反反复复。
“我想着耽误了学生不少课,一心想快点好。”于是陈育红不顾医生的嘱咐,自己偷偷增加了服药的剂量,“没想到留下后遗症,声带患上了麻痹萎缩症,害得学生上课要听这样的声音。”陈育红懊恼地摇摇头。
对于一名老师而言,声带的负荷原本就比常人要大得多,患病后,陈育红的嗓子几乎撑不完两节课,就会像针扎般地疼,但陈育红却依旧坚持着,没有落下一节课。“我口袋里随时都备着一包金嗓子含片,痛得不行就吃一片。”其实陈育红心里清楚,吃了十多年的药,早就不起多大作用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武夷山国家公园1号风景道如诗如画2024-12-26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