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7日《福建日报》第04版
两岸一家亲,闽台亲上亲。
去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强调,要继续在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上迈出更大步伐。建设好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
谆谆嘱托,殷殷期盼,在闽山闽水之间回响。闽台相向而行、携手并进,激荡出澎湃的融合活力。
一年来,福建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围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突出以通促融、以惠促融、以情促融,积极探新路、作示范,推动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走深走实,与广大台胞台企共享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机遇。
《意见》出台以来,全省先后发布促进闽台融合政策措施4批62条,组织实施闽台融合发展重点项目200多个,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示范效应逐步显现、影响日益扩大,示范区建设取得阶段性进展。
打造两岸共同市场
经济融合更实
金秋十月,海风习习。在厦门自贸片区海沧港综合保税区跨境电商监管中心,随着清脆的“嘀”声响起,来自台湾地区的跨境电商退货包裹顺利抵达,实现了“跨境直退”和“跨关区退货”。
“过去台胞台企在大陆购买的跨境产品,只能退货至台湾当地电商仓库,无法直接退至大陆电商卖家。厦门自贸片区推出新模式后,两岸经贸往来更加顺畅。”台商厦门佰增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林圣杰表示,台湾同胞与大陆民众享受同等服务,凸显了“两岸一家亲”的现实意义。
融合发展,基础在“通”。经贸合作畅通,是重中之重。
这一年,厦门自贸片区推出的“跨境直退”和“跨关区退货”,正是闽台经贸深度融合的生动写照。
厦门自贸片区 林梓健 摄
围绕“因台而设、因台而特”的发展理念,一年来厦门自贸片区充分发挥自贸试验区的示范引领作用,在探索两岸融合发展方面形成了多项可复制推广的经验。如推出对台跨境电商“跨境直退”与“跨关区退货”业务,在大陆首个跨越海峡的险种——“两岸通保”的基础上,拓展推出“健易保”“居无忧”等保障产品,打造“两岸一窗”服务品牌等,助力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
应通尽通,能通先通。一年来,福建继续会同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深入践行“两岸一家亲”理念,努力探索更多应通尽通的路径模式、惠台利民的政策举措、心灵契合的方式方法,扎实深入推进两岸经贸人文交流,加快建设台胞台企登陆的第一家园。
前不久,第七批“福建老字号”名单公布,“天福”“金门高粱酒”“翁财记”等6个台湾品牌上榜。这是台湾品牌首次加入“福建老字号”大家庭,预示着台企将享有与大陆企业同等待遇,可以参与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及两岸产业链供应链合作。
“两岸融合发展好处多多,福建是台商台企投资兴业的最佳选择。”拿到老字号“金字招牌”,台商天福集团创办人李瑞河喜不自禁。
从台青创业到台企做大做强,从“小三通”到“新四通”,福建以通促融之路从未止步。如今,福建已成为两岸往来最便捷、经贸合作最紧密的第一家园——
经贸合作更加畅通。今年1—8月,新设台企1653家,实际利用台资6.6亿美元,闽台贸易额607.5亿元,继续位居大陆前列。
农业利用台资的数量和规模继续保持大陆首位。去年12月,新批设南靖、同安、平潭综合实验区等8个国家级台湾农民创业园,加上原有的漳浦、漳平、仙游等6个台创园,福建台创园数量达14个,实现全省九市一区全覆盖,在大陆占比超三分之一。
行业标准更加互通共通。目前,福建在机械制造、现代服务业、农林渔业等31个领域开展了39项标准共通试点,累计公布共通标准308项。两岸在行业规则上更加互通,促进了产业发展、经贸合作,有助于共同开拓国际市场,已经成为两岸融合互通的桥梁纽带和技术支撑。
基础设施加速联通。“小三通”客运航次由2024年每周210航次增长至2025年每周252航次。今年1—9月,运送闽台旅客140万余人次,同比增长50.1%。厦金大桥厦门侧项目建设稳步推进,福(州)马(祖)通道大陆侧工程前期工作加快推进,厦金大桥(厦门段)、厦门新机场、福州机场二期等对台枢纽通道按序时推进。
能源资源循序互通。厦(门)金(门)通气工程大嶝LNG气源站竣工验收,具备投产条件;截至今年8月,累计向金门供水4350万吨。
“两岸融合发展不断加速,为台胞台商带来更多发展机遇。”全国台企联常务副会长、厦门台商协会荣誉会长吴家莹说,习近平总书记对福建建设好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殷殷期望,更加坚定了广大台商在闽创业发展的信心。
建设两岸共同家园
社会融合更宽
“打开闽政通App‘台胞台企数字第一家园’专区,就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所需要的掌上服务了。”台青郑麒峻在入职位于三明的台湾乡建乡创团队跨界自造后,通过闽政通App顺利办理了医保、社保。
为了让数据“多跑路”、台胞“少跑腿”,福建以数字赋能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去年,“台胞台企数字第一家园”上线以来,至今已为台胞办理医社保、公积金、公租房申请等1.2万件服务事项,基本实现了“一网通查”和“全网通办”。
深化两岸融合发展,活力在“惠”,根本目的是要增进两岸同胞的亲情和福祉,实现两岸同胞对美好生活的共同向往。这一年,随着一系列惠台利民政策措施的出台,台胞在闽生活、学习、工作、创业更加便利、更有保障,示范区建设形成一批先行先试经验,取得一批首创性对台融合发展成果,福建正日益成为两岸同胞最温馨的家园。
为鼓励台胞来闽就业创业,职业资格采认制度更加规范、范围不断扩大。今年1月1日,《厦门经济特区直接采认台湾地区职业资格若干规定》正式施行,这是大陆首部直接采认台湾地区职业资格的地方性法规,构建了全流程规范化的工作机制。同时,通过两岸(平潭)职业资格一体化服务中心“一中心+多窗口”的服务模式,采认范围不断扩大,已有60个职业可直接采认,累计向台胞发放采信采认证书6000多本。
为鼓励台青来闽发展,各地提供一定期限的过渡免费住房和公共租赁住房。今年上半年,累计提供920套住房,590户台胞家庭受益。
扩大台胞社会参与面,提升在地生活融合度,是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必答题”。
基层治理活跃着台胞的身影。一年来,省委社会工作部不断深化社会工作领域的闽台融合发展,越来越多台胞加入社会治理市民委员会队伍,担任基层治理助理员,参与民生实事协商、社情民意收集、文化志愿服务等,目前共有973名台胞深度参与社区建设、基层治理等实践活动。
两岸文创团队聚集平潭北港村,致力于乡村旅游开发。图源:平潭融媒体
广袤的乡村也是融合发展的热土。台青走村入户,倾听村民心声,对农房进行适老化、宜居化改造,让其既能留住乡愁,又能住得舒心。如今,闽台乡建乡创合作模式已成为两岸融合发展中的一大特色,全省累计引入184支台湾建筑师和文创团队,681名台湾专才以陪护乡村的形式在闽就业创业。
为保障在闽台胞合法权益,涉台司法服务持续优化。在福州、厦门、平潭等5个地区设立涉台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建成服务全省法院的台湾地区法律查明平台,设立大陆首个涉台海事纠纷解决中心。
截至目前,在福建创业就业、实习研学的台胞近5万人,福建已成为台胞“登陆”的首选地。
弘扬两岸共同文化
情感融合更深
在东山关帝文化产业园,历经600多年的关帝庙建筑依然精美,剪瓷雕、木雕、石雕等传统工艺令人叹为观止。这里是台湾关帝信仰的发祥地,台湾近千座关帝庙的香缘祖庙。
去年10月,在关帝文化产业园,习近平总书记听取当地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推进两岸文化交流等情况介绍,强调文化遗产是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贵财富,要保护好、传承好。
东山关帝文化产业园 图源:闽南日报
“一年来,东山关帝文化产业园从文物保护、传承创新、景区配套等方面改进提升,保护传承文化遗产,促进两岸文化融合发展。”风动石景区服务中心办公室主任张聪渊说。
两岸融合发展,纽带在“情”。
一年来,依托宗亲、乡亲、姻亲、民间信仰等优势,闽台人文社会交流不断深化,两岸同胞在同心同行中实现心灵契合——
以“情”促融,重在交流。一年来,福建以加深情感融合为目标,以海峡论坛、海峡青年荟等品牌活动为龙头,常态化举办妈祖文化、关帝文化、朱子文化等两岸文化交流活动。据统计,今年1—8月,来闽参加活动的台胞累计约2.8万人次,同比增长40%。
以“情”促融,不忘历史。《意见》出台以来,福建制定实施了大陆首部文化领域涉台专项地方性法规《球探体育比分:闽台关系档案保护条例》。同时,持续推进闽台历史展示溯源工程,常态化举办族谱对接、寻根谒祖、宗亲联谊等活动,征集“迁台记忆”等档案文献5.49万件,全力守护“闽台一家”的历史记忆,拉近了两岸同胞的心灵距离。
两岸融合发展,动力在基层,希望在青年。福建常年举办各种两岸青年交流活动。截至目前,已设立首批20个两岸青少年研学基地,开展闽台棒垒球项目交流的学校增至200所,闽台青年首次联合组建“福建海鲨棒球队”参与大陆棒球联赛,并取得天津站冠军。
民心向融,民心盼融。一个“情”字,让两岸同胞心更近、情更浓。
携手奔赴共同未来
全域融合更广
“自从去年领到了‘福马同城通’卡,在福州搭地铁、坐公交特别方便,真是省时省钱。”“福马同城通”卡带来的便捷,让需要频繁通勤的马祖酒厂营销部经理高汉瑜不住点赞。
乐享第一家园生活的高汉瑜,是福建积极构建全域融合发展新格局的一个缩影。
这一年,福州启动建设海峡青年发展型城市,先后发布设立福马产业合作园、对园区符合条件的产品发放RCEP原产地证书、支持台胞参与消费品以旧换新活动等2批20条举措,福马“同城生活圈”加速形成。
融合发展,应融尽融,让全域融合覆盖更加宽广。《意见》对福建全域融合作出了部署,支持厦门与金门加快融合发展,支持福州与马祖深化融合发展,加快平潭综合实验区开放发展,推进福建其他地区开展融合实践。
一年来,以重点区域为引擎,福建形成全域一体、全面提升、全民参与的两岸融合发展良好态势。
厦金同城卡 图源:海峡导报
无独有偶。今年3月,厦门针对金门乡亲的衣、食、住、行等需求,推出“厦金同城卡”,整合金融支付、公共交通、文化旅游三大功能,让金门乡亲在厦生活更便捷。这一年,厦金两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系列举措落地实施,厦金“同城生活圈”反响热烈。
平潭率先实现台企注册登记“全程网办”、个税补贴“免申即享”等便利措施。“人在台湾,只是线上跟工作人员沟通,人才的退税奖补就打到账户了。”台胞王佩琳竖起大拇指,为好政策点赞。
一年来,福建既坚持突出重点、以点带面,也注重因地制宜,鼓励其他地区结合自身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融合实践,呈现出“龙头带动、多点开花、百花齐放、覆盖全域”的良好局面。除福州、厦门、平潭外,篮球比分直播:和漳州的世界闽南文化交流中心、莆田妈祖文化中心建设持续推进,三明海峡两岸乡村融合发展试验区、龙岩海峡客家文化交流基地、南平海峡两岸融合“双碳”产业园、宁德闽台新能源汽车智造基地等加快建设……
闽台协同发展,为台胞台企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多融合发展的契机。“就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可以预见,从福建全域的示范到大陆全域的推广,海峡两岸同胞将共享更大的福利、更多的机遇。”全国台湾研究会会长汪毅夫说。
大道之行,壮阔无垠。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既是大义,更具大利,着眼点和落脚点是增进两岸同胞的亲情和福祉,让两岸同胞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平潭仙人井景区北部游步道一期竣工开放2025-10-15
挖掘篮球比分直播:的乡村之美、名桥之美、名山之美、饮食之美,让时代记忆在城市更新中重焕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