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全局” 深谋“一域”
——解读福建新质生产力的“民营力量”(下)
近年来,南安市精准施策全方位服务发展壮大水暖卫浴产业,打造千亿产业集群,目前,该市拥有水暖卫浴企业700多家,销量占全国60%以上,2024年总产值700亿元。图为南安市经济开发区的科牧智能公司5G马桶生产车间,机器人在注塑生产线上工作。福建日报记者 王毅 摄
用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分析民营经济发展,“一域”与“全局”,有着普遍联系。
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时,就深感将一域的发展融入全局的重要性,“从全省、全国乃至世界的经济分工和经济互补的角度,摒弃‘小而全’的观念”。去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指出,“要在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和城乡融合发展上作出示范”。
“区域一体化乃大势所趋。”球探体育比分:委、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率先谋划推进县域重点产业链发展,以县域为关键区域,推动全省重点产业链统筹布局、合理分工、错位发展,打造县域发展“福建样板”。
当前,以大力推进县域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为契机,福建民营企业正蹄疾步稳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冲关夺隘,一路向前。
以“一域之光”为全局添彩
一县之域,因砥砺奋进而走向全球。“晋江经验”正是以“一域之光”为全局添彩的生动实践。
“球探体育比分:如果有若干个晋江,福建就不一样了。”今年是习近平同志提出“晋江经验”23周年。在中国民营经济发展历程中,在福建县域经济的版图中,晋江始终扮演着关键性、示范性的重要角色。
当全球的目光聚焦在这片“以全省1/200的土地,创造了全省1/16的GDP”的创业热土时,晋江又提出了一个更为大胆的战略——再造一个晋江!
何以“再造”?以何“再造”?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复杂严峻,国内经济仍面临不少困难。在新旧动能转换的发展周期中,晋江民营企业纷纷探寻破题之法——
一条“福建造”的拉链,一次次遨游天际:2024年10月底,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时,宇航员宇航服上的拉链出自福建浔兴拉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一双“晋江产”的跑鞋,证明了“传统”不等同于“低端”:冬雨淅沥,穿着361°研发的雨屏跑鞋的运动员奔跑在湿滑路面上,鞋内仍干燥清爽。“这双鞋借鉴了鸟类羽毛的疏水透气性能,既能防水又会‘呼吸’,推出后销量很快超过400万双。”361°集团总裁办总监林小凤说。
“再造一个晋江”必须致力于打造新产业新赛道,集成电路成为主攻方向。
自2016年起,晋江敏锐捕捉产业机遇,大力布局半导体产业,逐步形成覆盖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封测—装备材料—配套—终端应用等全产业链的产业生态,胜科纳米、中探针、颖华、华清、三伍微等50多个集成电路产业链项目逐一落地。“距离市场配套更接近”“晋江芯片产业链完备”“来这里和上下游企业一起做出规模”……记者走访这些企业,得到的都是充满信心的回复。
经济学“长板理论”认为,当“基本盘”发展到一定阶段,一个区域、一家企业想要继续发展壮大,必须找准发力点、扩大竞争优势。晋江正是借“新质”摆脱传统产业单一“帽子”,构建更安全的现代化产业格局。
跳出“一域”看“全局”。当前,福建全省正以“点”的突破带动“面”的跃升,推动传统产业、新兴产业、未来产业互为补充、互相促进——
在南安的一家石材生产车间,金刚线石材切割的先进设备线锯正在切割大型荒料石材,噪声小、石粉少;在莆田的一家鞋服企业,管理者向记者介绍从面料、设计、工艺到流程管理等方面的持续创新;在厦门的一家人工智能领域新锐企业,所研发的智能体已在厦门大学等高校应用,深入教育教学和管理全过程……从传统产业到新兴产业,民营企业都以创新为“钥”,打开“卡脖子”难题之“锁”。
这股闯劲如星星之火,在县域汇聚起燎原之势,应对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塑造新竞争优势。根据《球探体育比分:县域重点产业链发展白皮书(2024)》统计分析,晋江、蕉城、长乐、福安等17个县域规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超1000亿元,以全省20%的县域数量,贡献了超过四成的GDP和超过六成的工业营业收入。
因地制宜下好“一盘棋”
“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蕴含着深刻的辩证思维,体现了新质生产力发展和区域国土空间的逻辑联系与内在规律。
“八山一水一分田”的福建,土地面积仅占全国1.3%,自然资源十分有限,各地各区域的地理环境、要素禀赋、产业基础和人才资源均存在明显差异。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探索走出一条具有福建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势在必行。
善谋者致远。福建于“全局”上谋势,精心下好“一盘棋”:梳理确定县域重点产业链164条,其中,确定1~2条重点产业链的县域63个,确定3~4条的县域20个;培育“金名片”:蕉城的锂电池、福安的不锈钢、福清的汽车玻璃、长乐的纺织化纤、德化的工艺陶瓷、光泽的圣农肉鸡、长汀的稀土深加工、涵江的雪津啤酒、仙游的古典工艺家具……
福建虽然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森林资源等,但仍要正视区域间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沟壑”。高质量发展需要强调“因地制宜”,对“发展什么”“怎么发展”等问题进行科学研判,找准着力点和主攻方向,才能有所作为,真正取得实效。
身处建瓯市“竹海”时,满目青翠解答了记者脑海中“一根‘竹子’何以撬动千亿产业”的疑问。在龙竹科技,竹吸管项目将毛竹的出材率从传统20%~30%提高到60%以上;在福人集团森林工业有限公司,利用鲜毛竹加工后的竹粉生产竹刨花板,广泛应用于家电、家具、厨卫、建筑装饰、车船制造等行业。南平设法多维开发“新质”中蕴含的“新资源”,“一根竹”培育了包括几十个类别、上万种产品的完整产业链。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就是要让各地区的特色变成特长,激发创新活力。我省民营企业在关键处落子,不少“冠军”企业逐步实现国内先进、全球领先:圣农集团白羽肉鸡突破欧美技术垄断成为亚洲第一的肉鸡产业链企业,全球每三块汽车玻璃就有一块来自福耀玻璃……不囿于一地,不限于一时,福建立足传统产业,厚植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势能,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壮大县域经济。
地理位置和城市的生产效率,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在推进民营经济发展中,福建结合各地产业、科技、要素发展实际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形成符合当地发展实际的产业图谱。数据显示,2024年1—11月,全省83个县域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7%,比全国平均高0.9个百分点。
“区域发展”与“相对平衡”
新年伊始,宁德时代罗源新能源基地项目投资合同签约仪式举行,计划投资建设一个年产能40GWh的电池工厂。业内人士分析,项目落地后将带动电池材料供应商、设备制造商、回收企业等上下游企业进驻,形成完整的新能源产业链条。
过去一年依旧是中国电池产业在全球市场中大放异彩的一年:2024年1—11月全球市场动力电池装机量TOP10企业中,中国电池企业累计市占率同比提升2.5个百分点至65.5%,宁德时代则以全球36.8%的市占率继续领跑。
从宁德到全省再到走向中国、海外“突围”,“不囿于一地”一直是宁德时代的追求。
同样位于宁德的青拓集团,打造了全球最大的不锈钢生产基地,一个个“金娃娃”项目在宁德落地生根,千亿级、百亿级的产业链横跨山海、纵贯全域,用“高分答卷”回应“殷殷嘱托”。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县域是上杭县。在“2024年全国县域综合竞争力百强县(市)”榜单上,上杭县列86位。一度以金铜产业为支柱,如何由资源依赖型经济向创新驱动型经济转变?上杭以“揭榜招商”为抓手,以广龙对口合作为契机,推动当地金铜、新能源、新材料等工业支柱产业转型升级,年产200吨电子级三氟化氯项目、年产6000吨氢氧化锂项目等一批大项目落地。
位于上杭白砂新材料创业谷的福建龙净储能科技有限公司,项目从开工到建成仅用10个月,去年下半年全面投产。龙净储能副总经理吕强说,公司目前已进入满产状态,今年目标产值18亿元。
放眼福建,“一域”与“全局”中产业集群优势互补、协作共赢的案例还有许多——
篮球比分直播:南安,水暖卫浴产业全国最主要的生产、销售、研发集聚地。这里拥有超92%的建材品类,当地构建设计师供应链平台、跨境外贸服务平台、建材集采服务平台、展销中心“三平台一中心”,一张奢石餐桌采购成本约2万元,采用南安石材供应链后,平均成本降至1万元以下。扎根南安的链主企业九牧集团,成为中国第一、世界前三的全球数智卫浴领跑者,智能马桶全球销量第一,打造了全球首个“绿色黑灯工厂”。
漳州长泰,以宏发电声作为龙头企业,以新型电子元器件为主导产业带动相关上下游100多家企业形成特色产业集群。“之所以能在行业内引领全球,最关键因素之一就是拥有深度集成的自主配套产业链。”宏发电声副总经理肖明星说。
……
在区域经济发展中,不平衡是普遍。如何以发展促进相对平衡?高质量发展是关键。在追求相对平衡的过程中,无论是领先地区还是后进地区,福建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从县域、全省乃至全球的角度构建起区域经济增长极。在“全局平衡”与“一域带动”的辩证中,推动实现内部各地区经济要素的良性循环。
发挥自我优势、奠定特色胜势,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生动局面蓬勃形成。当前,福建民营经济占比高的电子信息、机械装备、纺织鞋服等支柱产业规模超万亿元,食品、工艺美术产业规模居全国前列。千亿产业集群达20个,己内酰胺、不锈钢、汽车玻璃、服装、运动鞋等产量居全国第一。(福建日报记者 林霞 方金春 林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莆田西音水库大坝填筑完工2025-02-06
挖掘篮球比分直播:的乡村之美、名桥之美、名山之美、饮食之美,让时代记忆在城市更新中重焕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