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8月8日讯(记者 江超)城乡民生基础设施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直接影响群众对改革发展的获得感。省住建厅将黑臭水体整治纳入省宜居环境建设行动计划,组织各地对辖区内黑臭水体污染情况开展排查并督促各地对排查出的黑臭水体落实项目整治。
据了解,截止2017年第二季度,全省共摸排出85条黑臭水体,其中47条已完成河道整治,还有38条正在治理。其中福州共摸排出43条黑臭水体15条已完工,28条正在整治;厦门摸排出6条黑臭水体,2条已完工,4条正在整治。
据了解,我省城市主城区一般位于流域末端,受上游的畜禽养殖、工业废水排放影响大,加之城区雨污分流不彻底,水体周边餐饮、宾馆、洗车等服务业污水,特别是一些沿河搭盖的小吃店、大排档等,存在污水直排问题,产生明显黑臭,根治难度大。另一方面,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餐饮污水、工业废水偷排、河道清疏以及城中村问题等涉及的业务领域和管理部门多,协调难度大,导致治理难度大。
针对黑臭水治理短板,我省一方面将黑臭水体整治纳入河长制工作内容,实行河长负责制,解决各部门协调配合不到位问题。另一方面,补齐污染源台账,落实污染源治理。去年以来,福州市已完成沿河404家餐饮店隔油池整治,完成40家企事业单位排污口规范化设置。
福州市采用PPP模式按流域对全市范围内的102条内河(含黑臭水体)进行系统整治和维护,选择经验丰富的水务企业,通过技术创新来进行水系治理。在加快雨污管网建设的同时,结合此次黑臭水体治理PPP项目,同步推进城区污水管网建设。目前,福州已累计完成的专项管网建设长度约202.73公里,新改扩建设道路配套污水管网70.34公里,完成接户管及雨污分流改造约93.97公里,计划再新建约350公里沿河截污系统。
黑臭水体治理是个系统工程,河道整治只能解决短期黑臭,关键要实现流域截污全覆盖。省住建厅要求各地要落实属地责任,强化控源截污,并纳入河长制内容,加大污水直排执法力度。确保在2017年底福州和厦门建成区基本完成黑臭水体治理任务,2020年其他设区市和平潭综合实验区建成区基本消除黑臭水体。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福州:春耕正当时 尽显“科技范”2025-02-24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