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0W后置镜头,前置LED补光灯
Moto Z采用1300W像素后置镜头,拥有F1.8光圈,支持激光自动对焦以及光学防抖技术。前置镜头500W像素,F2.2光圈,虽然像素不算高,但Moto Z照顾到了那部分喜欢自拍的女性用户,前面放置了一枚LED补光灯。有些不解的是,这枚补光灯仅仅是在视频自拍模式下才能开启,如果可以设置成自拍模式也能启动就好了。
相机的拍摄功能有限,为了追求那种容易上手的即视感仅提供连拍模式、全景模式、夜拍模式以及自动HDR处理,如果你需求更多,Moto Z也给你准备了操作更为复杂的专业模式。
Moto Z室外样张色彩还原准确,顺光拍摄画面与人眼看到内容一致性更高。逆光拍摄时自动模式下会存在一定的局部过曝。整体画面的细节与层次感出色。
室内拍摄白平衡准度有些差强人意,实际成像样张色彩有些偏差。不过抗眩光的效果还是比较理想的。F1.8大光圈下Moto Z拍摄的微距样张具备明显的背景虚化效果。
夜拍样张Moto Z并没有完全发挥实力,尽管具备不错的控噪能力和进光量,但拍摄光源物体时,即使将自动曝光值拉到最低,依然无法还原光源部分的细节,同时色彩的准确度也略有偏差。Moto Z相机本身会自动检测拍摄环境,一旦身处暗光环境,拍摄时会自动降低快门拉高亮度,但此时手抖的话画面很容易拍虚。
联想和Moto的孤注一掷
最后说说价格。Moto Z的售价是3999元。不难看出Moto Z依旧是定位在高端市场,未来要抢占的是苹果、三星的那些潜在用户。其最大的杀手锏无疑是Moto Z的模块化设计。
通过此前的Moto X以及最新的Moto Z不难发现,Moto正在构建模块化的生态系统,我个人对于Moto Z的这种改变还是持支持态度的,毕竟在同质化严重的今天,我们需要这种有创新精神的产品出现。
虽然本次评测,我们暂未拿到Moto Z的配件,但你有必要知道这些配件的价格。哈苏拍照模块售价2299元;投影模块售价1999元;JBL扬声器模块售价699元;电池模块售价499元;普通的后盖模块价格为129元。如果你是玩机发烧友,你可能会对某款模块感兴趣,那么你的购机成本也会相应提升。
模块化设计其实并不是新鲜事。无论是谷歌Project Ara项目还是LG都曾尝试过。它的概念其实是很新颖的形态,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摆在面前的问题是:如何去吸引更多的开发者进来推出更多的适配模块?倘若每次更新仅仅是换壳为本,那就失去了模块化原本的意义。对于联想来说,如此多的配件并不需要用户全额购买。如果只是某一个配件切中了某位用户的“要害”,就能算是Moto Z的一次成功。
正如杨元庆所说的,未来联想和摩托罗拉会在产品、渠道、品牌上共同发力。显然产品本身和渠道并不是现在Moto最大的病根,关键在于品牌的复苏。如今Moto的影响力已经远不如从前,3999元的定价也不是一款能轻易走量的产品。Moto未来如何让大众消费者认可自己的模块化创新,或者说如何让Moto品牌重新赢得市场认可并获得更多出货量将会是构建模块化生态的根基所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罕见出土五件古代“蒸锅”,其中一件大有玄2025-02-05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