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英雄影片中,民族英雄身边貌似都有一个“暴牙”,其貌不扬,但心肠不坏。黄飞鸿身边有牙查苏,万人迷与“暴牙”结婚狂形影不离。甚至,有时我们一时想不起主角是何许人也,但那个可爱的“暴牙”却深深植入脑海,成为全剧的亮点。
回过头来,再看看那些摒弃精美漂亮的指针不用,却用面相“粗糙”的数字替代走时的数字腕表。相较于盘面优雅、色调和谐的传统三针腕表,数字表(无论是绕时还是跳时表)格格不入,酷似一个“暴牙”的角色。况且现在数字显示几乎成为了石英表、LED显示液晶等廉价物的同义词,数字显示被认为是一种时髦的电子产业代表。
表面看似简单的数字变换,其内部却是极为复杂的轮片瞬跳,以及齿轮齿合。图为朗格ZIEITWERK内部跳时轮片。
数字腕表中应用的阿拉伯数字诞生年代远早于钟表,其身世可追溯到公元前300多年,由阿拉伯数学家从更加古老的印度字体中借鉴出来。钟表的历史发展史中,首枚可佩戴的钟表出品于17世纪。由于当时的文化背景,绝大部分钟表采用罗马数字刻度,但当制表师更多地注重钟表的设计和修饰性之后,阿拉伯数字的运用日趋频繁。最著名的阿拉伯字体就是宝玑字体,在顶级品牌的表款中并不少见,那种神韵和优雅堪比古典罗马字。
虽然数字显示的产品层级参差不齐,出品的年代也不集中,也许它的能见度不可能像传统显示那样,但对于求新求异的人而言,数字的深奥、迷人仍极具吸引力。1989年,爱彼表推出的星碟轮技术,保留了早期绕时 (数字盘绕着刻度走动替代分针,所有内部机构呈现于盘面。跳时表则隐藏于盘下,只露出当下时间的数字部分)表机械结构,并采用镂空面盘将复杂的星碟轮运行机构展示出来,它的出现让经过石英危机之后一直沉寂的传统机械腕表有了新的血液。其实早在1921年,爱彼就曾生产过跳时腕表,百达翡丽也在1929年开始制作跳时表,但毕竟这些不走寻常路的设计在规规矩矩的表款面前没有过多的市场竞争力,以至于在石英复兴时代后期,曾大肆生产的数字显示腕表(绕时表)由于读时不便,容易误读,也没有存活多久。若不是之后一些独立制表师另辟蹊径,用独具匠心的瞬跳机构取代,数字腕表的前景会很模糊。
江诗丹顿“面具”系列采用星碟轮转盘技术,实现时、分、日历及星期的全历瞬跳。
2003年,海瑞温斯顿 Opus 3的出现令所有人趋之若鹜,6个视窗完全替代了盘面——它也根本没有盘面,完全用功能视窗替代所有指针显示。因为它的缔造者就是在分离显示方面大名鼎鼎的Vianney Halter,他用6个舷窗分别显示小时(左上、右上)、分钟(左下、右下)以及日期(中间上、下),在每分钟倒数4秒时,还会有倒数数字出现在日历窗上部。这的确是一款鬼斧神工的工艺杰作,它的两个发条盒供给所有的数字盘跳动的动力,由发条出发依据轮系和显示盘排列的次序,像灌溉农田一样依次将动力灌输进去。但2003年发布以来,随着远大于理想设计的实际困难的出现,当初的创始人Vianney Halter退出了。随后,该计划的发起者Max Busser也相继离开。无奈,这个伟大的杰作被搁置了。好在有爱彼表厂的顶级设计师重新加入研发,才令opus 3 原汁原味地呈现出来。与原型款式略有不同的是,当初设计的24小时显示被实心、空心的12小时数字替代;倒秒功能的位置也有些偏移,不能按照原先设计出现在中央了。不过,好在多位制表师的努力保住了……
业内另一鬼才却不屑于随波逐流,宁愿在曾被摈弃的“绕时机构”上谱写华丽的乐章。Urwerk虽然仍旧是将所有数字机构暴露于盘上(还是数字绕时表那个套路),但能够自动伸缩的立方体时针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12个小时数字平均分摊在3个立方体时针(每个模块4个截面上都有数字)上,随着对应的数字进入分针扇形显示区域,卷缩在数字模块内的指针缓缓探出,环绕着分钟扇区的刻度做等距半径运动。待1小时走完,分针随即消失在60刻度后方。同一刻,下一个数字及指针探出,顺利地接过重任……Urwerk在星碟轮技术上登峰造极,并运用精密的数学计算出钟表运行那掐之亳巅的细腻。可惜的是,多数独立制表人的作品都是表面诡异,机芯却看似平平,内部的玄机全部隐藏在一块普通的夹板下,令人琢磨不透。
自从Urwerk 201成功之后,2005年海瑞温斯顿也邀其加入,研发出opus 系列第五只杰作。及此,数字表的争夺上升到另一种令人匪夷所思的显示状态。例如 Opus 7,美轮美奂的蝴蝶造型表桥是最先进入眼帘的亮点,殊不知它却是个需要接触体验的异类。Opus 7的小时、分钟、动力储存盘分别位于机芯三个位置,独立运作。表面上的那个面盘就是个幌子,即便上满发条你也休想让它转起来。实际上,你需要利用表冠来转换小时、分钟、动力储存显示:第一次按下表冠按键,位于10 点钟位置窗口将指示小时数字;再按一次显示分钟;第三次按显示动力储存。
最后我们说到一款朗格表,它是目前集团化品牌中,乃至所有钟表品牌中制作跳时表考虑最为周全、最为精准的一款——Zeitwerk。尺寸无可匹敌的数字,即使匆匆一瞥亦能清晰读取时间。轻轻的一声滴答,在瞬间,分钟显示一步一步向前进,直至整点时间,腕表便会向前跳一大步。这时,三个数字盘全部同时跳前一个单位。在这里,记录时间已升华为一件值得注目的事件。11:59 是压轴的完美时刻——以阔屏幕的形式宣布正午来临。秒针沿着秒盘圆周的轨迹悠然起步。看它从容不迫的步伐,时间彷佛也放慢了脚步,还有三十秒要走,屏息以待。接下来:10....3、2、1——滴答——12:00!
由于每分钟的跳动,以及整点3个数字盘齐跳需要极大的动力需求,Zeitwerk与Lange 31同样采用大型发条盒,并装有恒定动力系统。与传统超长发条不同的是,它的扭矩与动能的关系正好与传统相反,是成正比的关系。也就是说,传统意义上,发条越满越是摩擦功率较小的轴承,当发条逐渐松开时则需摩擦功率较高的轴承。但Zeitwerk正相反,因为这样可有更大的扭距驱动腕表,推动小时数字盘和分钟数字盘。同时,每时每刻都瞬间转动的数字盘会产生多余的能量——也就是造成机芯内部的紊乱气流,久而久之总是会对走时不利。因此,朗格在擒纵系统旁边特地制作了一套“排风系统”,它可以随着每次数字盘的转动能量带动小风扇,将多余的能量导出。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