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不少购物网站或平台推出了“顺手买一件”功能。该功能是指消费者在购买商品进入订单结算环节时,可顺手购买一件由电商平台或商家推荐的商品。然而,记者调查发现,有个别商家动起了“歪脑筋”,趁机兜售劣质、临期或者鸡肋商品,甚至直接默认勾选购买选项,导致消费者的权益受到损害。
“顺手买”暗藏套路
经常网购的消费者可能会注意到,在电商平台购物结账时,页面下方会出现“顺手买一件”或推荐换购的促销活动。正常情况下,所推荐的商品价格比正常市场价更划算。然而,有消费者反映,其“顺手买一件”9.9元的啤酒,还有1个多月就过期了;也有不少网友反映,顺手买的东西价钱并没有比直接购买便宜多少,但品质差异明显,甚至部分促销商品价格会高于直接购买价。
近日,市民林先生也向记者反映,其最近在市区某自动贩卖机购买饮料时,险些掉入“顺手买”陷阱。“购买的饮料标价4.5元,但在提交订单结算时,价格自动变成4.7元。仔细一看,才发现自己在购买饮料的同时还购买了一种‘骑士卡VIP特权’,这个‘特权’正是那多出的0.2元。”林先生表示,系统没有任何提示,而是默认勾选购买,“如果不注意看,就被‘顺手买’了。”
“我在别的软件上也遇到过类似套路,所以买东西都会仔细留意一下。”林先生说,还有一些网络购票平台存在着车票、机票捆绑消费和默认勾选的现象。他认为,这些套路屡见不鲜,消费者在没有任何提示的情况下“被迫选择”,这显然是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
有些“顺手买”涉嫌侵犯
“‘顺手买’本质上是电商平台或商家的一种营销手段。”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顺手买一件”消费过程中,有些消费者确实买到了物美价廉的商品,表示“顺手买1件”很划算。然而,也有个别商家动起了“歪脑筋”,趁机兜售劣质、临期或者鸡肋商品,甚至直接默认勾选购买选项。不少消费者是在不了解甚至是不知情的情况下被“顺手买”,没有对商品信息进行更多的比较和了解,这些也导致不少消费者付款后遇到虚假发货、商品质量差、维权难等问题。
该业内人士表示,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消费者有权要求经营者提供所售商品价格、产地、生产者、用途、主要成分、生产日期、检验合格证明、使用方法说明书等有关情况。如果“顺手买”的商品在消费者购买前,并未展示商品的详细介绍及评价,涉嫌侵犯消费者的知情权。
相关部门提醒,消费者在选择电商平台购物时,一定要擦亮双眼,仔细查看是否有默认勾选的选项,不要轻易点击付款。如果一旦购买了不必要的服务和产品,可以通过截图保留好相应的证据,与商家协商解决;如果协商不成,可以向市场监管部门或者消费者维权组织进行投诉举报,也可以直接到法院起诉。
(记者 林本鸣 见习记者 吕沐华)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罕见出土五件古代“蒸锅”,其中一件大有玄2025-02-05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