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开始,移动互联网风口从直播转向了短视频,快手功不可没。快手的崛起证明了草根流量平台是互联网创业成功的一条通道,但对审美处于平均水平的用户来说,接受起来依然会有不适,打开快手的首页“发现”中依然充斥着无聊的整蛊、恶搞段子刷屏,对女性的物化及社会丛林法则的野蛮流露,乡土中国的原生态在这块新的流量高地已经“变异”。
当然全然以个人口味来臧否一家独角兽公司并不妥当,号称拥有6亿用户、日活用户近7000万,又在今年赢得巨头腾讯青睐的快手在商业价值上有多大空间?如何面对巨头觉醒、竞争对手的合围以及资本市场对快手的期待?快手的流量变现究竟会不会是一门好生意?是本文要探讨的问题。
没能“从农村包围城市”,成为快手的“天花板”
短短几年,快手从一家gif分享软件转型为海量用户的短视频APP更多的是依赖三四线城镇及农村用户。这部分用户群体不善于文字表达,快手的形式以及更平等的初始系统推荐机制,成为他们发声的最理想渠道。
但是,历史还没有哪家互联网公司只靠农民,能成为注意力消费的主流。互联网的主流盈利模式如广告、电商、游戏增值服务等,均很难在四线以来地区用户那里跑通。快手要想获得实现盈利,必须向一二三线城市发起进攻,那里的用户消费能力及需求更旺盛。
今年获得巨额融资后快手花费数亿元砸户外广告,赞助《吐槽大会》、《跑男》等综艺节目赞助商,试图感染大城市里年轻人拿起手机“记录”世界和自己。但一二线城市并非像农村那样空白,这里的年轻人早上起来刷朋友圈、上班路上听喜马拉雅、中午休息时再刷下微博,无论是社交关系链、对知识量的需求以及更高密度的娱乐爆料,都是快手所无法给予的,这一波品牌投入砸下去,并没有获取多少城市年轻用户。据艾瑞App指数调查,快手使用人群年龄25岁以上高达72.98%。
从外部来看,短视频竞争陷入红海,尤其同样以草根流量起家的今日头条今年对短视频扶持力度加大,分拆头条视频为“西瓜视频”主做PGC信息流内容,分拆“火山小视频”做UGC内容,举办农村发布会大张旗鼓地收拢快手的核心用户群;自带嘻哈、摇滚风格的“抖音”受到都市年轻人及学生群体追捧,领先快手一步收割一线城市用户。此外,花椒、陌陌、映客等众多直播平台所培养的用户粘性,也让快手很难有寸进之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罕见出土五件古代“蒸锅”,其中一件大有玄2025-02-05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