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吃饭用手机支付,现在已是寻常事。然而,新技术的普及、推广和完善是一个渐进过程,在我们开心“刷手机”的时候,还会遇到一些支付“痛点”。究竟哪些因素降低了我们“刷”的快感?在支付平台上,目前的理财生活有哪些奇妙的变化?支付行业的激烈竞争又是如何改变着消费方式和习惯?今天,我们推出整版专题报道,聚焦支付领域新现象、新问题,以及由此衍生的智能理财和个人信用新热点。
——编 者
刷手机坐地铁,我怎么不行?
解决人们支付痛点的新技术有了,但推广力度不够,仍然有人无法享受便利
资料图:7月3日,在东京著名繁华街区涩谷的一家商店内,顾客尝试用来自中国企业的“扫码支付”付款。 中新社记者 吕少威 摄
近来,在一些地方,医院挂号、公交地铁、停车缴费等也开始尝试手机支付。这些新场景下,“刷”手机的消费感觉究竟怎样?“一机在手,行遍天下”能否成为现实?我们近日进行了一番亲身体验。
“自从坐地铁可以刷手机,出门都不用带地铁卡了,也不再担心卡丢了找不回来,充值更是不用排队,手机简单操作几步就能搞定。”北京大学学生杨晓东说,坐公交、地铁能直接刷手机,减少了专门制作一卡通的费用和材料,真是又省钱又环保。
近日,北京地铁联合北京市政交通一卡通启动刷手机乘车项目,小米、华为、三星等品牌具有NFC(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功能的机型,均已支持这一服务。NFC可实现点对点数据传输,有NFC功能的智能手机可在不唤醒手机的情况下,靠近收款终端如POS机等,通过验证指纹等身份信息直接完成支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超百万立方米 我国页岩气试产最高纪录刷新2025-09-17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