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一起在公司做客服的赵某某一直通过公司内部查询系统MZ、神奇搜索和深度查询在做帮人查找苹果手机ID账号信息的“生意”。后来,赵某某“生意”越做越大,自己一个人已忙不过来。于是,赵某某找到同事朱某某帮他查苹果手机ID信息,并以每条信息15元人民币的价格买过来。
没过多久,需要查询的量越来越大,于是朱某某便找到曲某,让他帮忙查找苹果手机ID账号信息。朱某某问曲某某:“有没有兴趣做查苹果手机ID账号信息的生意?”曲某说:“当然有。”拉曲某“入伙”后,朱某某还帮曲某找来同公司的客服张某、张某某和杨某某三人帮曲某一起查。并以每条信息20元人民币的价格从张某、张某某和杨某某处收购。张某、张某某和杨某某每人因此获利至少30万元人民币。曲某眼看这“生意”来钱快又多,便叫来发小赵某来公司应聘一起做,还让张某教赵某具体的查询方法,发展赵某为下线。后来,“生意”越来越大,需要的人手越来越多,于是曲某的发小赵某还找来同公司的梅某某和梅某某的女朋友任某帮忙查询苹果手机ID账号信息,因为北京的生活成本高,而公司每月3000元的工资更显得捉襟见肘。所以,梅某某和任某也加入了其中,赚起了“外快”,并由赵某以每条信息10-15元人民币的价格支付给梅某某和任某。
就这样,在该公司内形成了以赵某某和曲某为首,以非法查询出售苹果手机ID账号信息的团伙。
然而,纸终究是包不住火的。不久之后,该公司就发现了赵某某和曲某等人的非法行径,一并开除了他们。
另起炉灶——二人落脚苏州重操“旧业”
被公司开除后,由于赵某某和曲某失去了查询苹果手机ID账号信息的基础,也就等于断了“生意”。在他们发现江苏苏州有个外资的苹果的外包公司后,赵某某和曲某决定“转战”苏州,继续做查询苹果手机ID账号信息的“生意”。
于是,赵某某和曲某从北京来到苏州,到苏州该苹果外包公司应聘苹果客服。很快,赵某某和曲某便通过了面试,正式入职该公司苹果客服一职。
面对查询苹果手机ID账号信息如此之大的“市场”需求,赵某某和曲某显然感到力不从心。
这时,赵某某想到了女友王某和弟弟赵某二。赵某某曾在王某处存了不少钱,准备攒钱买路虎。王某因花了赵某某不少钱,等赵某某向王某讨要时,王某根本没法拿出那么多钱。于是,赵某某让女友王某和弟弟赵某二去应聘该苏州苹果外包公司做苹果客服,以便帮他查询苹果手机ID账号信息。
王某和赵某二如赵某某的期待,顺利进入苏州该公司做客服,帮赵某某做起查询苹果手机ID账号信息的内线。
曲某则找到了唐某和堂姐曲某某两人,很快两人就经过面试在苏州该公司入职做了苹果客服,并为曲某查询苹果ID账号。
2016年6月,曲某、赵某某东窗事发,被永康市公安局抓获归案。随后,曲某等16人因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被告上法庭。
今年7月17日,永康市人民法院对此案进行了公开审理。最终,法院认为曲某、赵某某等七人犯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分别判处曲某有期徒刑六年,并处罚金人民币3000000元;赵某某有期徒刑五年九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4000000元;其他五人分别判处有期徒刑四年六个月至一年二个月不等,并处罚金人民币1300000元至20000元不等。
法院认为张某某、杨某某、朱某某、张某、梅某某、任某的犯案行为发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出台之前,适用原《刑法》。最终判定此六人犯出售公民个人信息罪,决定判处六人有期徒刑二年至一年六个月不等,并处罚金人民币120000元至30000元。
法院认为黄某某犯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判处有期徒刑九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40000元。
胡氏两兄弟犯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判处弟弟小胡有期徒刑3年6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300000元;哥哥大胡有期徒刑10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20000元。
就这样,随着法官敲响法槌,这桩特大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终于落下帷幕。 法制网记者 王春 通讯员 朱思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超百万立方米 我国页岩气试产最高纪录刷新2025-09-17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