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报道称,在热播剧《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带动下,国内春季赏桃花路线游客增长5倍;穿越剧《步步惊心》中的定情物玉手镯、玉坠、宝石戒指等,都成了网友追捧的“信物”等。
不可否认的是,媒体调查发现,一些人为了追剧大量购买压根就用不到的东西,风头一过可能就闲置在一边,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浪费。因此,追剧消费也被一些人打上了“不理性”的标签。然而,在我看来,追剧消费并非一无是处,反而透出更多的值得肯定的信号。
借助“追剧”的公众热情激发某些影视剧物品的消费热情,这符合市场规律和消费导向,也是市场和竞争的必然。就和淘宝在“双11”卖出数百亿产品一样,恐怕许多“剁手党”购买的许多物品也是多余的,但难道因此否认淘宝和“双11”对市场和消费者的贡献吗?
需要强调的是,追剧消费并非是国人的“消费偏好”,在日本、韩国、以及美国等,也有相同的“消费偏好”。每当有热播剧,电影或者电视剧,都一次次上演着追剧消费热潮,此起彼伏,不断重复。
同有追剧消费的“消费偏好”,不同的是,西方的追剧消费市场,要比我们成熟的多。西方追剧消费不是简单购买原著小说、剧中人物用品的粗放化消费,而是品牌化运作,拥有完整的产业链。
在西方,运营一部影视剧,与此相关的追剧消费包含在整个运营体系中,追剧消费是早就制定详细推广计划的商业营销。一旦影视剧大卖,与之相关的各种产品随之投放市场。
这些经过事先精心策划、设计的延伸产品,附载了影视剧各种文化元素,不但具有实用功能,而且具有纪念意义,有些甚至有收藏价值,形成一个经久不衰的消费产品,典型的如变形金刚系列产品。反观我们的追剧消费,只是简单的仿制品、复制品、山寨品。一阵风过后,购买的追剧商品也毫无价值可言。
同样是追剧消费,人家是品牌化、产业化运作,精心打造、培育追剧消费市场,以此培养忠诚的追剧消费群体,不断促进追剧消费市场规范化,使追剧消费市场发展壮大。如此,既受益了消费者,也给投资方带来滚滚财源,还培育了新的消费增长点。可谓一举多赢,一“追”多得。 (孙维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我国成功发射通信技术试验卫星二十号2025-10-24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