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拉动经济增长的三大马车来看,2017年山东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4236.0亿元,增长7.3%。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649.0亿元,增长9.8%,消费再次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动力。
而在进出口领域,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进出口已经度过了最困难的时刻。去年山东实现进出口总额17823.9亿元,增长15.2%,比上年加快11.7个百分点。其中,出口增长10.1%,进口增长22.2%,分别比上年加快8.9和15.4个百分点。
就业物价总体稳定。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28.28万人,比上年增长6.0%,完成年度计划的116.6%;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3.4%,比上年末下降0.06个百分点。物价温和上涨,全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1.5%,涨幅比上年回落0.6个百分点。同时,2017年末山东省常住人口首次超过一亿,为10005.83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升至60.58%,比上年末提高1.56个百分点。
省管企业利润创六年来新高
尽管目前第三产业增加值已经超过第二产业,但作为工业大省,制造业依然是山东经济的基础和重要推动力量。对比2016年的相关数据,可以看出山东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成效已经开始显现。
2017年,全省工业生产者价格结束了2012年以来的连续五年降势,全年出厂价格上涨5.5%,购进价格上涨7.3%。据了解,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PPI)是衡量国民经济发展状况与趋势的重要指标,被称为社会总供给的“晴雨表”。全国PPI数据曾经连续54个月下降。而山东的这项指数转降为升,也说明了山东工业生产已经呈现出良好的态势。
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和利润也是评定一个区域工业发展水平的标准。2017年全年,山东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增长6.9%,实现这一数据7年来的首次增速回升。其中,省管企业实现利润430亿元,创近6年来新高。同时,前11个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7770.6亿元,同比增长11.6%,预计全年工业利润也会保持在11%以上,而2016年工业利润只增长了1.2%,2015年工业利润同比下降1.6%。利润是衡量和判断工业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的最主要的指标之一。从这个角度来看,目前我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成效已经开始显现。
装备制造业成工业增长主引擎
此外,按照工业门类来看,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速在10%以上,远远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速,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5%,已经取代资源能源类行业,成为我省工业增长的主引擎。而高耗能行业增加值仅增长3.6%,低于规模以上工业3.3个百分点。行业、产品向产业链中下游延伸的趋势更加明显,这一点在有色和钢铁行业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同时,新兴产业、绿色产业也取得了快速发展。高技术行业增加值连续12个月保持10%以上的较高增速。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预计达到35%,比年初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大气污染防治设备、水质污染防治设备、新能源汽车等产品产量分别增长13.5%、30.7%和30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祝贺!我国最大“沙戈荒”光伏项目成功并网2024-12-19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