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都闽南网讯 据媒体报道,记者从河北省政府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获悉,为消除对儿童的歧视和伤害,河北省政府颁布的《河北省儿童发展规划(2011-2020)》,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措施。其中明确提出,儿童有权对影响儿童的事项发表意见和建议,决定有关儿童的重大事项要吸收儿童代表参与,听取儿童意见。
维权正方
童心上通下达堪称有益尝试
涉及有关儿童的重大事项,要听取儿童代表意见,开辟了一个能够让孩子们展露心声、发表意见、提出要求的机会和窗口,也让社会、学校和家长听到孩子们的想法和呼声。从这一点来看,为未成年人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不仅是大人们的事情,同样也是孩子们的事情,社会、学校和家长与孩子是一对相互平等的主体,在涉及孩子们自己的事情上,往往孩子们是最有发言权的,他们的意见也最能击中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之中存在的时弊。
只有大人们为他们创造一个平等而能畅所欲言的表达环境,从孩子们的意见中寻找未成年人成长过程中带来的规律性的东西,并通过深入仔细地研究、探讨,形成社会、学校和家长与孩子们心理沟通与表达上互动的机制。毫无疑问,经孩子们“审定”的教育事项肯定能受到孩子们的欢迎与喜欢。在实施未成年人教育的方法和策略上也才更具针对性和科学性。
今天的孩子们自主意识超过了他们的父辈,他们对社会生活中许多社会问题和现象常常有着自己的看法,在涉及到自身利益的问题上,他们有着自己的想法和要求,可长久以来没有一种制度性的安排让他们有表达的机会,而“决定有关儿童的重大事项,要听取儿童代表意见,”让童心所想、童心所盼、童心所愿能够上通下达,则是对孩子们参政议政能力从小培养的一种有益尝试,对培养孩子们主人翁意识也将大有益处。(锦绣文)
评判
涉童重大事项不能没有童音
一些我们成年人看来是必须实施的关爱和呵护行为,没准却是侵害未成年人童趣童乐意味的行为,因为一些在成年人看来无所谓和无足轻重、忽略不计的行为,对于孩子们而言,没准却是一个充满乐趣和体现成长快乐的行为。我们看起来充满着爱与关怀的干预,对于孩子们而言,却极有可能是一种粗暴的行为干涉和快乐剥夺;没准却是一个枯燥无味、过分重效果而忽视孩子们接受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的粗暴干涉。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每个家长都希望能通过创造条件、提供机会等方式,让孩子有更好的学习成长环境,但在这种思维下产生的诸如培训班、辅导班、奥赛班等,真的能得到孩子们的喜欢和接受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其实,现实中像类似的成年人关爱和呵护一头热,但孩子们却不买账的现象几乎是屡见不鲜,而这恰恰是现实中“涉童”行为的一个缩影和极致表现,那就是成人一味地施与而忽视了未成年人的内心感受和成长主体权益,这也是导致我们看起来很美的爱与呵护往往难以得到孩子们认可和接受,实施效果也难以理想的根源。
对未成年人的爱与呵护是必须的,但这种爱与呵护的实现必须建立在对未成年人这个个体权益的尊重以及服务未成年人全面健康成长的前提之下。如果忽视了这一点,那么这种爱与呵护只能是成人的主动给予而不是孩子们的主动接受,如果关爱和呵护成为被动接受、内心不愿意从之的行为,其行为效果以及对未成年人全面健康成长的效果可窥一斑,确实难以理想。所以,在对孩子给予爱和呵护的同时,更应该尊重其成长的权益和成长的需求,应该成为我们给予关爱与呵护的前提和基础性原则。而这一点的内涵,对于“涉童”政策而言,根本就是是否能充分听取“童音童语”,这不仅是一种尊重,更是一种充满着科学的教育引导思维的更全面的爱与呵护。(许朝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首个太空计算卫星星座成功入轨 中国星座点2025-05-15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