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女子监狱服刑女犯在学习绘画。图片由采访对象提供
救助服刑女性,实属公益冷门。湖南商学院女性研究中心的师生们,在这条路上一走就是七年多。中心创办的麓山枫网络“监狱艺术馆”,既是为女犯打造的才艺展示平台,也为犯人亲友搭建了一个了解其近况的便捷通道,四年点击量超过24.7万人次。南都记者从2011公益盛典主办方了解到,这一“冷门”项目赢得了评委与广大网友的一致好评,最终能否斩获本届公益行动奖,将于11日晚举行的颁奖礼上见分晓。
用油画改造女犯灵魂
骆晓戈与服刑女性结缘,始于2004年。时任湖南商学院女性研究中心主任的她,一次偶然的机会受邀到湖南女子监狱做有关女子成才的演讲,获知女犯十分渴求文化艺术滋养。于是她决定,把这样一个公益项目持续做下去。在女性研究中心(下称“中心”)的支持下,2007年6月,狱方选择了26名毫无油画功底、且多数有心理障碍的女犯作为首批学员,其中年龄最大的59岁,最小的才15岁。时任湖南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谢丽芳及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吴尚学作为志愿者,全程参与犯人的油画创作教学。
29岁的学员吴某创作了九幅油画。第一幅画的是小女孩在路上等待,却见到一条蛇骑着一部车,后面还有一束玫瑰花;第二幅创作是她的亲身经历,她写道:“在一个雷雨交加的夜晚,在下班回家的路上遭遇车祸,导致截肢,因对生活感到失望,自暴自弃染上毒瘾,最终走上犯罪的道路。”接下来画的是梦,她希望有一天能骑着马去看日落,看星星;后来画的是和儿子在一起,并希望能早日回家陪伴孩子,以尽母亲的责任。接下来她画了漂亮的嫂子、姐姐和猫及爱抽烟的弟弟,还有为自己变得白发苍苍的老父亲,并渴望在老人有生之年陪他安享晚年。在介绍自己的自画像时,她说“我想要一份爱情”,声音近乎耳语。
骆将艺术教育视为心灵的体操和灵魂的净化剂。对于长期处于抑郁状态中的女囚,她们无法用言语表达的忏悔和眷恋以及痛苦与狂躁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心中的梦想也得以表达。进入麓山枫“监狱艺术馆”,300多幅油画赫然在目。这是中心为服刑人员打造的创作虚拟展示平台,也是犯人亲友了解其近况的便捷通道,四年点击量超过24.7万人次。
期待出台救助长效机制
回首多年公益路程,骆晓戈自觉收获不浅,作为一个学者,在处理与研究对象的关系时,不应该只是索取,同时也需要给予,共同成长,方能持续发展。中国不缺少理念,少的只是身体力行的实践者。壁垒森严的监狱在为犯人打开一扇窗时,也将平等、怜悯等人性的灵光投射到这样一个色调灰暗的地域。可是,民间组织与多数监狱接触时还是显得困难重重,她期待,能够建立一个救助、服务犯人的长效机制,为更多社会资源进驻到高墙内打开方便之门。(南方都市报记者 朱丰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首个太空计算卫星星座成功入轨 中国星座点2025-05-15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