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探体育比分_篮球比分直播-投注官网

图片
您现在的位置: 闽南网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蛟龙”潜海5188米 第三次深潜又刷新纪录





  海都网-海峡都市报讯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第三次深潜又刷新纪录,昨天上午9时07分,“蛟龙”号抵达5188米海底。至此,“蛟龙”号的5000米海试已完成预定四次下潜中的三次,从7月21日至今,下潜最大深度分别为:4027米、5057米和5188米。潜水器在每个深度阶段工作都很正常,潜航员的状态也一直不错。“蛟龙”号的海试成功将为明年冲击世界纪录的7000米海试奠定基础。

现场 大雨挡不住“蛟龙”探险

  据海试现场总指挥刘峰介绍,北京时间28日凌晨2时30分,潜航员正式入舱,各部门准备就绪,总指挥发布下潜指令,第三次下潜试验任务正式开始。5时30分,潜水器顺利下潜至作业区域,坐底后进行了210分钟的深海科学考察作业,作业内容包括海底照相、摄像、地形地貌测量及海底取样。9时07分,潜水器顺利下潜至5188米水深,9时12分潜水器完成海底作业开始上浮,12时15分收至甲板,此次下潜试验历时9个多小时,整个过程中潜水器各项仪器指标及通讯正常。

  “今天这片海域的海浪不大,浪高在2米左右。但是天空下起了瓢泼大雨,甲板上人员都是在浑身湿透的情况下坚持工作。”刘峰笑着说,“不过,对于习惯了在恶劣海况下作业的海试队员们来说,这已经是一个很好的天气了。”

  “向阳红09”母船怀抱的“蛟龙”号静静地躺在甲板支架上,由于刚刚经历了5000多米深海底巨大的水压,潜水器表面的油漆有些许脱落。

目标 明年冲刺7000米深海

  “蛟龙”号在海底巡航期间多次“坐”在海底,开展高清晰摄像机摄影摄像、海底微地形地貌测量、多金属结核勘探、机械手海底作业等。继第三次下潜海试顺利完成后,海试现场指挥部将会根据海况条件继续择机安排下潜作业试验,试验任务是进一步检验潜水器在大深度条件下的作业性能及稳定性。

  据悉,在中国之前,世界上只有美国、日本、法国和俄罗斯拥有深海载人潜水器。这四个国家的载人潜水器最大工作深度均未超过6500米,经常下潜深度在5000米以内。

  此次海试成功后,中国专家已经把目光聚焦在打破世界纪录上。中国国家海洋局副局长王飞说:“‘蛟龙’号海试的成功将为明年冲击世界纪录的7000米海试奠定基础。”

揭秘 抛弃载压实现上浮

  深海潜水器和潜艇的下潜方法相同,都是向空气舱中注入海水,但上浮的方法则不同。潜艇上浮时,会使用压缩空气把空气舱中的海水逼出去。而深海潜水器由于下潜深、环境压力大,压缩空气不足以逼出空气舱中的海水。水下5000米的压力相当于500个大气压,也就是相当于在1平方米的面积压上5000吨重量。

  深海潜水器采用抛弃压载铁的办法实现上浮。值得注意的是,深海潜水器一般是通过电磁铁控制压载铁,所以万一深海潜水器失去动力,电磁铁失效,压载铁会在重力的作用下自动脱离潜水器,使潜水器上浮。

  “蛟龙”号在安全方面的设计不仅包括扔掉所携带的压载铁,还包括抛弃蓄电池箱和采样篮等重物,如被海草缠住就可以“壮士断腕”抛弃机械手,报警系统还可以发射浮标到海面,寻求母船救援。(N新华 综合)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回到顶部 关注海峡都市报闽南版报社官方微博

电话:0595-28985153 传真:0595-22567376 地址:球探体育比分:篮球比分直播:市丰泽区田安南路536号五楼 在线QQ客服

CopyRight ?2020 闽南网是由福建日报社(集团)主管 版权所有 闽ICP备1020650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90010

闽南网拥有闽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闽南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