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建瓯市徐墩镇山边村发现的宋碑,被证实为南宋淳熙六年(1179年)朱熹撰文的《观文殿学士刘公神道碑》。
《朱文公文集》“卷八十八·碑”有《观文殿学士刘公神道碑》一文,当中有“公之嗣子学雅等遂奉公柩葬于建宁府瓯宁县丰乐里新历之原”(今南平市建瓯市徐墩镇山边村杨墩自然村)的记载。
刘珙(1122—1178年),字共父,崇安(今武夷山市)五夫人,进士出身,历任礼部郎官、中书舍人、尚书吏部员外郎、监察御史、篮球比分直播:知州、潭州知州兼湖南安抚使、翰林学士、知制诰兼侍、枢密院参知政事、观文殿学士、太中大夫、江南东路安抚使等职,逝后赠银青光禄大夫,谥号忠肃。
刘珙家族是南宋名臣世家,朱熹与其家族有着非同一般的关系。刘珙祖父刘韐、父亲刘子羽均是北宋抗金名将,刘子羽与朱熹的父亲朱松同为在朝主战派,志同道合交游甚密,朱松去世时托孤刘子羽,刘子羽为朱熹的义父,刘珙与朱熹有兄弟情分。
刘珙的叔父刘子翚是朱熹在五夫师从的三先生(刘子翚、刘勉之、胡宪)之一。早年在五夫屏山书院就读时,刘珙与朱熹同时受学于刘子翚,二人又有同窗情义。刘珙年长朱熹8岁,其出仕后,亦多有提携举荐朱熹,如刘珙担任潭州知州时,倡修岳麓书院,促成了朱熹与张栻在岳麓书院的会谈,留下千古佳话。
淳熙五年(1178年)七月,57岁的刘珙在建康辞世。八月,49岁的朱熹亲自前往弋阳,哭迎刘珙灵柩回崇安五夫,并写了3篇祭文,命次子朱埜及门人林允中敬备酒肴前往祭奠。
墓道上“宋观文殿学士赠银青光禄大夫彭城郡忠肃的刘公神道碑铭”,历经800多年风雨仍得以保存,成为闽北朱子文化重要遗存。(吴章中 魏永青)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中共莆田市委八届八次全会召开2024-12-10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