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探体育比分_篮球比分直播-投注官网

图片
注册
闽南网 > 南安 > 南安新闻 > 正文

南安官桥牛墟:延续 279年的“江湖交易”

来源:南安商报 2015-09-17 15:50 / 海峡都市报电子版

  官桥牛墟从乾隆元年延续至今已279年,它是一个买卖双方和“牙人”(牛师傅)的“江湖盛宴”,旧时因为农业需求,它不断发展壮大,现今又因为社会变迁,一步步走向没落。

  如今,“牙人”的“相牛经”,已渐渐被遗忘,买卖双方议价用的暗语,也慢慢调低了“音量”。卖牛人星夜兼程,云集牛墟的场景,成了老人口中的过去。

凌晨3时许,牛墟热闹了起来。

  历史279年间牛墟6迁其址

  官桥牛墟自开设至今已有279年历史,每月坚持9墟日,墟日为每月农历逢三、六、九日。

  据了解,1736年,新圩人杨渊智、上曾人曾尚谭发起牛墟,在福厦路后溪仔楼溪仔边,设了一个临时耕牛交易处。5年后,曾尚谭和洪邦人蔡文星等人再把墟坊迁往东头村三脚松埔,但由于地理位置不佳及场地不足,两年后又迁往白垵(晋江内坑与官桥交界处),经营5年左右,又迁往官桥蓝桥城宫变坡地,此后便在此经营近200年之久。1959年,因城隍公宫建设需要,牛墟迁往蓝桥通往晋江路边一片龙眼树下,接着又经营20年左右,至1981年旧村改造,牛墟迁往现址(新村街东畔坡地)。

  今年72岁的张克印,曾在官桥当了30多年的文化站站长,他告诉记者,上世纪50年代,官桥牛墟是全省最大的。上世纪70年代初期,每墟日交易的牛多则上千头,少的也有近百头。牛的品种有水牛、黄牛,牛仔、壮牛、病牛、残牛。

  据悉,历史上官桥因周边地区农业发达,需要耕牛多,加之交通便利,所以具备形成牛墟的必要条件。

  张克印说,过去农民连夜牵牛赶墟,最远的有来自漳州、莆田、厦门等地的农民。大量的牛和商贩云集牛墟,牛的叫声、买卖双方的议价声、小贩叫卖声连成一片,场面十分热闹。

  上世纪70年代以前,牛墟是在白天进行,以交易耕牛为主,之后,牛墟就改在凌晨3时进行,肉牛也渐渐多起来。

  牙人心中都有一个“数据库”

  说到牛墟,就一定要提“牙人”。提到“牙人”,就不得不说他们一眼断牛的“相牛经”。

  靠着经验和眼光,一头牛从“牙人”面前走过,他们就能判断这头牛的重量,甚至知道这头牛净肉、骨骼和牛肚的重量。1000斤的肉牛,误差不会超过70斤,而这种能力在“牙人”中还算一般水平,他们还会通过摸牛耳、抓牛脊、揪牛皮等方式,进行更精确的估测。此外,如果买耕牛,“牙人”也能通过看牛肩、看牛蹄、看牛牙口以及观察奔跑的步履,准确说出牛的年龄,是否能耕田以及1天能耕几亩。

  如果知道这头牛的各项数据,屠夫就可以计算买牛的价格,保证每一单生意都能赚钱,所以好的“牙人”,在牛墟中就成了“香饽饽”。

  每个“牙人”心里都装着一个“数据库”,如果你请他相牛,他会告诉你牛的各项数据以及价值,但绝不会告诉你,这是如何估算的,因为那是他赚钱的本事,没有几十年的总结和学习是出不了师的。

  牛墟一般有5到7名“牙人”,年龄都在50岁以上。据了解,上世纪50年代,“牙人”促成一笔交易,可以抽2-3元“中介费”,一天促成五六单很正常,而那时工人月收入二三十元已经很了不起了。

  行话买卖双方议价用暗语

  不同于别的墟市,官桥牛墟议价是不用数字的,按照惯例,“牙人”和买卖双方都不能公开牛的身价,而是用行内暗语议价。

  行内暗语“天下平口水,灵文不见开”,10个字分别代表数字1-10,比如,“平水”代表35元、350元或3500元……“口水”代表45元、450元或4500元……

  这种数字代替法,相传是为了不让牛知道它的身价而伤了自尊心。事实是“牙人”自定的行内暗语,让外行人听得云里雾里,这也是识别买卖双方是否内行的方法。

  如今,这样的暗语依然盛行,成为区别“新手”和“老人”的标志。凌晨天还未亮,在官桥牛墟昏暗的灯光中,还会看到买卖双方拽着同一条牛绳,满口“天下平口水,灵文不见开”,议价到激烈处,双方还会拉扯牛绳,谁也不肯松手。

  诚信在牛墟根本不用担心丢牛

  满墟市的牛,哪些已交易过,哪些准备交易,牛主人可不用吆喝叫卖。

  牛墟的“老人”告诉记者,手里牵着牛满墟市走动的就是要卖的,牛拴在树上或车旁的就是交易过的。

  在官桥牛墟,根本不用担心丢牛,买牛的人随意将牛拴在一旁,就可以离开去物色别的牛。

  因为在这里做牛生意的,大家基本都眼熟,有陌生人到牛墟,大家都上前询问。不会暗语、不懂规矩,在人群中就很显眼,有小偷来偷牛或者将偷来的牛带到牛墟卖,这里的人一眼就能认出来,久而久之,小偷也就不敢来牛墟了。

  此外,如果买主将牛遗忘在牛墟,也不必担心,牛墟管理人员会将牛带回去照看,3天后的下一个墟日,他只需付一些辛苦费即可领回牛。

  牛买回去如果3天内无故死亡,买牛人也不用担心,带回牛墟,牛的主人还会退钱给他。

  官桥牛墟因为这些约定,200多年间,才打造出了诚信品牌。

  变迁规模不及鼎盛时期十分之一

  近日,记者来到牛墟,凌晨3时,到处都显得寂静,但牛墟却是另一番景象。

  占地一两亩的墟场,停着几辆车,这里五六十头大小黄牛,四五十个买牛人、卖牛人穿梭其间,在昏暗的灯光下,他们拿着手电筒看牛,有的还上手摸摸牛脊、揪下牛皮,或者拍拍牛屁股让牛小跑一段。

  记者了解到,现在牛墟里的“牙人”,基本上都是晋江人,今年80岁的老林就是一名“牙人”,同时也是墟场的管理人员,他在牛墟摸爬滚打了60多年。

  在老林看来,牛墟已经没什么前途,现在每个墟日有五六十头牛已经算不错了,不及鼎盛时期的十分之一。

  据张克印介绍,农耕减少,家家户户都有牛的情况已成为过去,现在一头牛可供全村公用,加之交通发达,外地肉牛大量进入本地,导致了牛墟的衰落,现在官桥已经找不到“牙人”,年轻人都不愿意学。

  2010年5月,官桥牛墟被列入南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官桥牛墟文化能不能传承下去,谁都没有答案。(记者 陈江涛 见习记者 陈晓萍 通讯员 杨玉霜 文/图)

相关阅读:
新闻 娱乐 福建 篮球比分直播: 漳州 厦门
猜你喜欢:
已有0条评论
热门评论:
频道推荐
  • 聚焦重点项目建设,鲤城人大专题调研
  • 文化驻乡村 赋能新发展——惠安县首批文化
  • 总投入近17万元 美林白沙村:“堵心路”变
  • 新闻推荐
    @所有人 多项民生礼包加速落地快来查收 三峡大坝变形?专家:又有人在恶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为什么没出现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线 疫情改变了哪些习惯? 呼伦贝尔现幻日奇观 彩虹光带环绕太阳
    视觉焦点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精彩视频
    二十四节气之秋分(视频)
    二十四节气之秋分(视频)
    医解百科︱为什么尿毒症患者越来越多?
    医解百科︱为什么尿毒症患者越来越多?
    专题推荐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

    新征程,再出发——聚焦2021年全国两会
    2020福建高考招录
     
    48小时点击排行榜
    国寿寿险漳州分公司开展“消保能量加油站 中国人寿斩获2025“燕梳奖”四项大奖 多 天津市市管干部任前公示 洛阳市人大常委会任免名单 河南省纪委监委公开通报七起违反中央八项 2026年球探体育比分:高考报名时间定了! 以下哪位名人的民间传说是国家级非物质文 福建最新养老保险缴费基数公布 上下限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