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岁光阴如梦蝶,重回首,往事堪嗟!”近日,丰州镇83岁的退休教师陈焜辉,在村民们的簇拥下,讲起了1939年日机轰炸丰州的历史。这是陈焜辉一辈子都忘不了的日子。
与丰州同病相怜,靠海的石井也多次遭遇日机轰炸,两地村民死伤多人。
丰州日机轰炸扫射妇女护儿身亡
记者翻阅《丰州志》发现,1937年,南安县治(县政府)自丰州迁往溪美。1939年5月14日,日军出动7架飞机轰炸丰州。
“日军消息没有那么灵通,以为南安县治仍在丰州,才会照着旧地图轰炸。”83岁的陈焜辉老人告诉记者,当时日机到丰州时,村民们还以为是“飞船”。
正当村民争相看热闹之时,日机将一枚炸弹投到孙中山纪念堂口,接着第二枚炸弹落在右侧的礼拜堂前,炸死了一名从东郊杏后村入城的农民。接着日机连续投弹13枚,炸在旧县堂、丰州小学(正逢周日学校放假)、城隍口、后草埔(今影剧院址)以及林厝池等处。与此同时,县署东北角的城隍庙前一座民房则连中4颗炸弹,8名因逃避日寇到丰州的福州人同时罹难,血肉横飞,惨不忍睹。
3个月后,人心稍微安定,谁料9月20日,7架日机再次轰炸丰州,单在东门富春铺中角投弹就有10多颗,被炸毁房屋2座,机枪扫射损坏数十间。中厝陈姓一座古式大厝接连中弹6颗,一位躲在屋后一株虎爪兰花下的侨属妇女陈润治中弹片当场罹难。
“陈润治正好与我相熟。”92岁的黄明福老人难掩神伤,陈润治是他姐姐的侄女。黄明福当年投靠在姐姐家时,时常听陈润治讲故事。
出事那天,陈润治带着2个7岁以下的儿子在户外劳作,一听到日机轰鸣声,便下意识地将两儿子护在怀中,躲在一株虎爪兰花下。“日机飞得很低,刚从屋脊尾擦过,那草丛不隐蔽,很容易就被发现了。”黄明福说,陈润治在日军的扫射下身亡,两儿子在母亲保护下逃过一劫。
石井屋顶瓦片被射穿村民躲进深山3天
近日,记者来到石井镇区中宪第附近。“这里当年就被日军扔了枚燃烧弹。”附近的村民指着一块写有“中宪第”的石碑告诉记者。记者发现,石碑后面是中宪第外墙,墙上一块石板与其他石板相比颜色较浅。据村民介绍,当年日军将燃烧弹投到中宪第,没想到燃烧弹嵌进外墙里,没有引爆。
这个说法得到了郑氏后代郑邦田老人的证实。“日军来石井轰炸过很多次,我印象最深的是1939年农历三月初四(4月23日)当天,正好是郑氏家族扫墓祭祖的第二天,突然头顶传来‘嗡嗡嗡’的奇怪声音,抬头一看,才发现是日本轰炸机来了。”现年87岁的郑邦田告诉记者,当时他在读小学。
“日本轰炸机在石井镇上空一阵盘旋后,开始从石井村码头一直扫射到镇政府,很多屋顶瓦片都被射穿,而投在中宪第外墙上的那枚燃烧弹则直冒白烟。”郑邦田说,石井村村民们仓皇逃走,郑邦田也在母亲的带领下,和其他村民一起逃到“内山”,也就是如今的下房村虎井自然村,躲了三天才回家。
根据记载,1937年10月26日金门沦陷后不久,日军炮艇便从金门驶入淗江、莲河盐场港沟,先用机关枪猛烈扫射,后炮击石井淗江小学校舍。当年,莲河村多次遭日机轰炸。
1938年5月厦门沦陷后不久,石井淗江小学校舍又被日机炸毁;石井“鹭江”号轮船,被日本军舰劫去金门。同年5月13日,日机扫射南安水头至同安(今翔安)刘五店线客车,毁3辆,死伤多人。
1939年,日军更加猖獗。4月20日,“抗日敢死队”40多名爱国志士夜袭金门官澳日寇,21日下午3时许,敌机尾随空袭石井奎霞村东角,用机关枪扫射。
4月22日,日机继续投弹数枚,莲河小学被炸倒。4月23日(三月初四),日军用飞机两架,投弹2枚,将石井码头炸毁大半。后又在石井中宪第石埕(今立省文物保护碑处)投弹一枚,正在执行任务的石井救护队长许君哲殉难。(记者 林梅治 何雪莲 实习生 陈玉玲 通讯员 吕连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篮球比分直播::城舰共话鱼水深情2025-09-12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