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下午,推开英都镇龙江青少年社会教育活动中心的大门,62岁的洪斌红百感交集。为期一个月的暑期夏令营刚结束,没了孩子们的陪伴,他有点怅然若失。
洪斌红(右一)在村里南音社帮忙调试琵琶。
洪斌红是英都镇龙江村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十几岁外出打拼,如今回乡已满脸皱纹,这个青少年社会教育活动中心,不仅代表着他落叶归根的爱乡情怀,更溢满了他热心公益事业,关心下一代的热情。
在外漂泊几十载如今回来为家乡作贡献
“这几天我刚闲下来,前阵子这里可热闹了。”昨日,在龙江青少年社会教育活动中心,洪斌红说。
从小学起,洪斌红一直是家长和老师眼中的优等生。“可惜,刚上5年级,就遇到文化大革命。”洪斌红说,当年因家境贫寒,且兄弟姐妹众多,他便决定孤身外出打拼。
“一开始我和仑苍一名铁匠师傅,到浙江、上海、江苏等地走街串巷,做起打铁活。”洪斌红说,因两人未申请跨省身份认证,还曾被当地政府遣返。他不死心,再次辗转全国各地推销水龙头和阀门。
上世纪90年代,有了积蓄后,他在湖南开了一家店,做起了阀门生意。直到2005年才将生意转至贵州,事业小有所成。
“自己苦了大半辈子,便见不得别人苦。”洪斌红说,在外漂泊几十载,他一直想回家乡,为家乡和孩子们作点什么。
2009年,儿子已过而立之年,洪斌红最终决定放下生意,独自返乡。同年重阳节,他第一次实现了为家乡作贡献的愿望。
“2009年重阳节当天,我宴请了村中200多名60岁以上的老人。”洪斌红说,2010年重阳节,第二次出席宴席的老人更齐了。
“我现在有钱可以宴请,万一以后自己遭遇变故了怎么办?”于是,他萌生了成立龙江基金会的想法。
“基金会成立后,不仅可惠及老人,还能做点实事,关心下一代。”洪斌红说,2011年初一次乡贤座谈会上,乡贤们开始正式为基金会捐款。“我儿子很给力,当场认捐10万元。”
当天,基金会筹集了130余万元,不久后,资金达到178万元。之后,但凡村里要建设项目,基金会总会以“存本取息”的方式,出资建设。
筹建青少年活动中心热心公益受村民夸赞
早在2013年,他便被选为龙江村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当时首要任务,便是筹建青少年社会教育活动中心。
“我常年在外经商,一开始对村中事务不熟悉,把基金会的钱投入活动中心,我还是不放心。”洪斌红认为,既然成立基金会,就得对村民负责,每一笔钱都得用到实处。与村干部的几番斟酌后,他才同意出资筹建。
据洪斌红介绍,活动中心总投资63万元,现已建成集学习、实践、休闲、娱乐为一体的老少活动中心,使用面积5200余平方米。除了室外的学农基地外,室内还有图书阅览室、多媒体教室、书画室、台球室、农家博物室等,服务范围覆盖全镇。2014年11月,被确认为南安市青少年社会活动中心示范点。
谈起活动中心,洪斌红满脸笑容。上周五,活动中心第一届“大手牵小手·共筑中国梦”暑期夏令营社会实践活动刚结束。这一个月来,他和其他龙江村关工委成员,每天都要上活动中心瞧瞧。
夏令营期间,洪斌红与孩子们打成了一片。他还兑现承诺,自掏腰包,宴请参加夏令营的9名大学生志愿者和3名教师。
“看到村里十几名学生运动员没有运动服穿,他二话不说,出资给每人购置两套。英都中心小学缺了个演讲台,他也立刻出资建设。”英都镇关工委副主任洪本训说,为了村里的关工工作,洪斌红总是竭尽所能。村里的南音活动中心,每年都能获得龙江基金会3万元的赞助。“他节俭待己、大方待人的生活作风,得到了村民的赞许和信任,也让他成为‘2014年度南安市委市政府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工作者’。”
“回乡前,原以为关工工作复杂难办,这两三年下来,发现只要耐心接近村民,与孩子们打成一片,就没什么难的了。”洪斌红说,活动中心第一届夏令营非常成功,往后每年都要坚持办下去。(记者 林梅治 李想 实习生 黄伟励 文/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篮球比分直播::城舰共话鱼水深情2025-09-12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