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山男子陈某长期沾染毒品出现幻觉,为证自己并非“线人”,他竟向派出所扔点燃的汽油瓶,因涉嫌放火罪被拘后却被鉴定出患精神病性障碍,市法院决定对其进行强制医疗。如今,治疗6个多月后,经评估陈某的病情基本得到控制。
4日,市法院依法解除对陈某的强制医疗决定,陈某从市康复医院出院。据悉,这是市法院首次作出解除强制医疗的决定。
一次车祸后性情大变男子吸毒常出现幻觉
以前,在母亲戴某眼中,儿子陈某一直都是个乖乖孩。
17岁那年,陈某意外出了场车祸,撞到头部,昏迷一段时间,醒来时连父母都不认识。
治疗了一个多月后才慢慢恢复正常。可陈某一出院,就性情大变、暴躁无常,也不听父母话,并开始和村里的社会青年走在一起。
戴某看在眼里,她觉察儿子可能因车祸精神有些异常。虽有所怀疑,但并未带他去检查和治疗。
2008年,陈某因偷摩托车坐了牢。出狱后,陈某辗转到深圳、湖北等地打工,今年5月又到篮球比分直播:当起学徒。
家人不知道的是,陈某这些年早已染上毒品。“白粉和冰毒(甲基苯丙胺)都吸,冰毒吸的比较多,大约持续一两年。”陈某供述称。
因长期沾染毒品,去年6月左右,他开始变得疑神疑鬼,常迷迷糊糊地听到有人对他说话。有一天夜里,他感觉有人叫他,便跑到家后面的小学去找人,后来被母亲拖回。
为证自己并非“线人”他跑到派出所放火
“我能清楚地听到那个人一直说我是‘线人’。”陈某说,在他眼里,“线人”就是出卖朋友的人,可他不是。
为了撇清关系,他想尽各种办法,最后决定听“那个人”的话去放火。去年9月14日22时许,回到诗山的陈某骑摩托车出去了。
陈某在一家杂货店买了3瓶啤酒。“咕噜、咕噜……”他一边喝酒一边骑车,连续喝下3瓶后,他留下一个空瓶,之后跑到加油站加油,顺便让加油站老伯把一部分油装在啤酒瓶里。路上,他捡了一块布条塞在啤酒瓶口,紧接着向派出所赶去。
夜深人静,派出所里只有2名值班人员。陈某停车熄火,拿着汽油瓶走向派出所。见四下没人,陈某点着布条后就把着火的啤酒瓶投向派出所值班大厅外的走廊,然后赶紧骑车逃跑。顿时,啤酒瓶爆开、碎裂,火势蹭地往上冒。
此时,值班民警听到异响后跑出来一看,值班室外的地上立着一面1米多长、近2米高的火墙,赶紧打了桶水将其浇灭,墙面留下了熏黑痕迹。
患精神病性障碍他被送进康复院强制医疗
放火后,陈某到第二天凌晨4时许才回家。其间,他跟朋友、妻子说起自己放火的事,却招来一顿笑骂,没人当回事。
直到9月18日,戴某接到女儿的一通电话,才知道儿子跑去派出所放火了。事后,陈某因涉嫌放火罪被刑拘,谈及为何到派出所防火,他竟说“想不到其他办法,只能这么做”。
去年11月18日,经厦门仙岳医院司法鉴定所鉴定,陈某患有“使用甲基苯丙胺(冰毒)所致的迟发的精神病性障碍”,事发时无刑事责任能力。今年1月7日,法院作出对陈某强制医疗决定,陈某遂在市康复院进行强制医疗。
今年7月,戴某向市法院申请对儿子陈某解除强制医疗,市康复医院对陈某进行评估,认为陈某的精神病性症状基本消失,情绪稳定,自知力恢复,危险性评估0级,适宜出院;厦门市仙岳医院司法鉴定所作出司法鉴定,认为陈某经治疗后病情明显好转,精神症状已消失,情感反应协调,自知力恢复,原患有使用甲基苯丙胺(冰毒)所致的迟发的精神病性障碍目前已缓解,已不具有人身危险性,建议持续戒毒、加强监管,医院随访。
最终,市法院根据刑法相关规定作出解除强制医疗决定书,责令陈某的母亲要对陈某严加看管和医疗。(记者 洪丽燕 通讯员 方碧芬)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篮球比分直播::城舰共话鱼水深情2025-09-12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