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的码头镇铺前畲族村,绿草如茵,夏意盈盈。
车子行驶在平整的村主干道,抬眼望去,掩映在田园风光里的村庄,屋舍俨然,河道清清,村容干净整洁。谈起这几年来的巨变,村民都自豪地说:“这是雷书记带领我们干出来的。”
村民口中的雷书记就是铺前畲族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雷春成。18年来,他向社会、各级政府部门“讨”钱,一点一点地改变,让村里原先落后的环境焕然一新。近日,他获评我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称号。
【乡里情】执着坚守18年临危受命挑起带头人担子
铺前畲族村地处码头镇东南部,全村约1.4方公里,多山地,耕地仅有260余亩,村民863人,均为畲族,居住相对集中,分布于土楼角、草山乾、后格三个自然角落,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于外出务工、农耕和种植业、养殖业。
1997年的铺前村,还是一个村级经济薄弱、土地贫瘠、自然条件差的落后村。那时,村民们都盼望有一个领头人,带领他们走出困境,大家都把目光落到了雷春成身上。
“春成呀,你是个有文化有能力的人,你来当带头人,我们支持你!”镇、村领导也派人上门,希望他能参加村委会换届选举。
“那时我也没经验,万一搞砸了,怎么向村民交代?”当时雷春成家中办厂,生活过得安逸富足,他也没必要去给自己“找罪”受,“可转念一想,村民如此信任我,如果不去担当,怎么对得起大家?”
此后,雷春成当上了村委会主任,再到村党支部书记,这副沉甸甸的担子,一挑就是18年。
【“讨”钱路】
为村里建项目铺路修水渠装路灯
在担任铺前村带头人期间,雷春成带领村脱贫致富,积极为少数民族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这是他获评我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的重要原因。
“多亏了雷书记,村里才有这么平整的水泥路,出行方便多了。”昨日,正坐在家门口与几名村民聊天的雷大爷高兴地说。
雷大爷说,上世纪90年代,由于规模小又是少数民族,村里连水泥路都没有,“有村民想盖房子,建筑材料都运不进来”。
“既然当了村主任,就要为村里做些实事。”1998年,雷春成开始计划铺设水泥路,但没有村财,资金来源成了问题。
雷春成一边联系华侨和港澳同胞,向他们“讨”钱,动员他们回乡捐资;一边向上级政府申请补助,“讨”到了25万元。利用这部分钱,铺设了后格、草山乾2条3米宽的水泥村道。
“村道不是一次性铺完的,分为好几年,一段一段去申请项目资金才铺设完成的。”铺前村党支部副书记雷威震告诉记者,后来雷春成又通过同样的办法,拓宽村道,设置护栏等。
这些年来,铺前村的实事一件一件办下来,都少不了雷春成这位“讨钱书记”。每次搞建设,他都要想方设法筹集资金。2011年,通过“一事一议”筹资了16万元,砌建双圳坝至下尾700多米水渠,解决了村民农业生产用水困难的问题;2012年,筹资11万元,对诗芸公路铺前村路段的路灯进行改造;2013年,通过“一事一议”筹资11万元,建设老年人活动中心……
“他做事一直充满热情,没听他喊过一声累。”铺前村党支部委员会成员吴小芳告诉记者,经过雷春成的努力,村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的努力,村民都看在眼里,很感激”。
【未来式】修缮土楼布置畲族文化展馆
在铺前村的路口处,记者看到了正在修缮中的铺前土楼,架起的竹板支架上,工人热火朝天地忙着。“这次修缮严格遵守‘修旧如旧’的原则,保留土楼原先的特色。”雷春成说。
雷春成告诉记者,铺前土楼建于清朝乾隆年间,虽经历近300年的风雨,仍美观而坚固,上世纪70年代前,土楼的二楼被作为学校使用,后来闲置了。
“我们近期对部分破损的房顶、腐朽的梁杆进行更换。”雷春成说,修缮工作争取在10月份完成,下一步将充分利用空间,布置成畲族文化展馆。
“整个工程预计投入200多万元。”雷春成笑着说,钱也是一点一滴去“讨”来的,但为村里项目去“讨钱”,不丢脸。
“这间布置成族史馆,这间是民俗馆,这家是华侨侨史馆。”站在土楼里,雷春成不断用手比划着,“村民可以在这里接受文化教育,下一辈人也可以牢记历史,知道自己从哪里来”。
“文化展馆布置好后,村里又将增加一个文化场所。”村民李素云很开心。(记者 何雪莲)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篮球比分直播::城舰共话鱼水深情2025-09-12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