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安水头镇有10万农民、10多万外来务工人员,他们是水头城市经济发展的见证者和推动者。如何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成了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
据悉,水头镇每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9%以上;调解外来工工伤和劳资纠纷240多起,涉及金额1000多万元。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解决了农民看病难问题见证人西锦村村民洪肴
昨日,家住水头镇西锦村的79岁老太洪肴,被孙子载到海都医院看病。
医院里的一切她都很熟悉,因为几乎每个月她都要去医院两次,看病拿药,控制10多年的老毛病。离开医院,孙儿帮她看下费用清单,半个月药物费144元,自己只要支付65元,老人心里才略微放松了。
据洪肴女儿李女士介绍,40多年前,父亲去世,母亲独自一人将她们三个姐妹拉扯大,长期的农务劳作,让母亲积劳成疾。10多年前,母亲的身体就不太好,担心看病花钱给后辈添负担,母亲一直忍着。
4年前,洪肴的身体每况愈下,呼吸急促、身体浮肿,严重时甚至吃不下饭,无奈她只能到海都医院接受治疗。
那一年,村里给她办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入院前,洪老太还担心,从邻居朋友那借来的医药费出院后该怎么还清,没想到出院不久,医保就帮她报销了一大半。
去年年底,洪肴再次病发,住院20天花了1.08万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最后报销了7800多元,一下子解决了她的困境。
“要是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还真不敢生病。”洪肴说,去年她犯病住院4次,每次都先找亲戚朋友借钱救急,过后再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补偿金还债。
像洪肴这样的,水头镇还有很多。水头镇劳动保障事务所的吕文斯介绍,水头镇有农民人口10万人,每年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办理工作都是一个大工程,在这样的人口基数下,水头镇每年参保率还能达到99%以上。“去年全年住院人数达到6万多人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补偿金额达3000多万元。”
主动介入协调工伤劳资纠纷让外来工感受城市“包容”见证人重庆人杨诚、张青青
去年年底,眼看就要过年了,在海联创业园一楼盘务工的重庆人杨诚和40多名工友急了,向开发商讨要100万元被拖欠的工资。
多次讨要无果后,他们采取了过激的举动,联系了百来个老乡,将附近一条公路给堵了。
“我们也是没办法。”杨诚显得很激动,他说问题不解决,他们就不走,家里还有老人和小孩等着钱过年,“钱拿不到,这年还咋过啊”。
很快,水头镇劳动保障事务所和司法所工作人员在了解情况后迅速介入,安抚工人情绪,并将他们劝退。
经过近一星期协调,开发商分3次将拖欠的100万元工资付清了。
杨诚说,通过这次的纠纷,他看到了这座城市对他们的“包容”,几天后他给劳动保障事务所和司法所送上锦旗以表谢意。
同样是重庆人的张青青,去年年初在水头一石材厂上班意外被机器绞伤了左手,造成五级伤残。
如何还清巨额医药费、如何维护自己合法权益……让她的心情一度陷入低谷。她想过用法律途径维权,但一想到走法律途径所花费的成本和时间,她退缩了。
纠纷一直持续了5个多月后,她最后选择了到水头司法所申请协调。
很快,经水头司法所六七次协商,用人单位一次性赔偿她32万元,解决了她的困境。
据悉,去年水头镇劳动保障事务所和司法所调解工伤、劳资纠纷240多起,涉及金额达1000多万元,成功率达80%左右。
镇司法所工作人员表示,他们都会积极主动介入调解类似纠纷,寻找外来工和用人单位的利益平衡点,达成和解。如果因一些客观原因无法达成和解,他们也会指导外来工走法律途径。(记者 陈江涛 通讯员 黄思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篮球比分直播::城舰共话鱼水深情2025-09-12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