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薯果飘香。眼下正值甘薯大面积收获的季节,南安市3.62万亩夏种甘薯迎来丰收季,田间地头,农户们抢抓晴好天气,有序开展采收、分拣、装运等工作,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在东田镇凤巢村的秋潭谷农业合作社种植基地,一幅生动的秋收图景铺展开来。几名农户手持锄头,弯腰俯身,熟练地挥臂、撬土,一个个色泽鲜亮、个头饱满的“秋潭红薯”随之从土壤中探出头来,摆满田间地垄。紧接着,其他工人迅速跟进,抖落泥土、分拣装袋,动作一气呵成,空气中弥漫着新翻泥土的清香和甘薯特有的甜润气息。
“合作社目前种植了55亩甘薯,今年总产量约有5万公斤。”秋潭谷农业合作社负责人欧阳可印告诉记者,这片硕果累累的土地,曾是抛荒了20多年的山地。
“我们原来也是在外面工作生活,发现家乡的很多农产品品质还不错,特别是凤巢村的红薯。”来自东田的欧阳可印告诉记者,凤巢村的红薯生长在海拔585米的高山,气候适宜,加上得天独厚的砂质土壤,种出来的红薯十分香甜。因此,这里的红薯小有名气,东田镇很多外出的贤达经常会带一些家乡的农产品出去送给客户,十分受欢迎。
“村民们没有专门的销售渠道,只能通过亲朋好友介绍,大家想要采购只能通过电话、微信,我们就想干脆成立合作社,搭起买家跟农民的桥梁。”欧阳可印介绍,去年8月,他与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成立了秋潭谷农业合作社,今年6月,合作社向村民们承包了这片抛荒地,经过平整后,开始种植甘薯。合作社还注册了“秋潭谷”商标,让凤巢地瓜有了自己的“身份证”。
“今年是合作社试种甘薯的第一年,共试种秋潭红、秋潭紫、榴莲薯等8个品种,其中主推的是秋潭红,大约有40亩,剩下的小部分试种其他品种,以此调整明年的种植计划。”欧阳可印说,种地瓜也讲“生态经”。因土地抛荒太久,今年试种期的亩产量约1000公斤,等地瓜收完,就种上油菜花,让土地“歇口气”的同时,还能当天然肥料;明年经过土壤改良,预计产量可实现翻番。
除了东田镇凤巢村,甘薯丰收盛况也遍布南安的各个角落。记者从南安市农业农村局了解到,今年全市共种植夏种甘薯3.62万亩,由于夏季的光照和雨水条件十分适宜,为甘薯的丰产打下了坚实基础,产量(折粮)预计可达1.73万吨。目前,南安的甘薯采收工作已陆续铺开,预计将持续至11月中旬。
(记者 庄树鸿 通讯员 吴双龙 叶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全民健身迎国庆2025-09-28
挖掘篮球比分直播:的乡村之美、名桥之美、名山之美、饮食之美,让时代记忆在城市更新中重焕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