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市约2.6万名持证残疾人和3万多名80周岁以上老年人购买意外伤害保险;补助20户无居住房或居住危房的残疾人家庭、20户农村低保户、15户没房住或居住条件较差和经济较困难的农村计生“二女户”建设安居房……在南安市2024年为民办实事项目“暖心答卷”中,不乏弱势群体身边的暖心变化。
水头镇西锦村长者食堂,老人们开心用餐。(资料图)
南安市党代会报告、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温润26℃之城,扎实兜底线、补短板、促均衡,要创建提升一批弱势群体“爱心驿站”,开展“扶帮行”全国服务类社会救助试点。
一座城市之所以让人产生归属感、认同感,不仅在于经济发展的速度、繁华建筑的高度,更在于群众感受幸福的温度。这种温度,往往体现在对待弱势群体的态度与行动上。在26℃的南安,一件件实事在用心用情中落实,一点点托举起弱势群体“稳稳的幸福”。
老有所养守护“夕阳红”
养老涉及千家万户,是家事也是国事。
过去一年,对于洪濑建洪村的苏奶奶而言很不一样。作为家庭养老床位改造的受益者,家里的一个个小改变,让她有了居家养老的“新体验”。
67岁的苏奶奶因患有脑积水,生活无法自理,日常由老伴照顾。改变从去年年初开始,苏奶奶家被列入家庭养老床位和适老化改造的家庭之一,不仅把专业的护理床搬进了家里,还根据实际情况安装了防滑地垫、一字扶手、烟雾报警器、自动感应灯、紧急呼叫器等设备。
“有了这些设施,照顾起来轻松了许多。”说起改造,苏奶奶的老伴十分满意,他说,南安在提供硬件改造的同时,还提供了智慧跟踪和上门服务,确保老人在家也能得到及时的帮助。
在南安市龙人伍心家园福利养老院,75岁的翁阿婆则是住上了免费的养老院。翁阿婆于2022年中风偏瘫,生活不能自理,且患有阿尔茨海默病,当年5月住进了养老院,在当时的补助标准扣除后,仍需缴纳2000多元的养老费用,成为这个低保家庭沉重的经济负担。
去年,南安推行经济困难失能老年人集中照护服务工作,翁阿婆符合补助条件,加上企业让利,便无须再支付差额费用。这一举措不仅提升了经济困难失能老年人生活品质,也解决了老年人家庭照护压力。
在南安,和苏奶奶、翁阿婆一样的老年人不在少数。截至目前,南安已完成520张家庭养老床位建设,已有23位符合条件的老人免费住进了养老院。
如此场景,是南安在养老工作上保障扩面、服务提质的缩影。2024年,南安引入世界五百强企业携手开发高端康养示范项目,建成长者食堂13所、农村幸福院5所、家庭养老床位520张,举办敬老活动428场,开展线下居家养老服务超3.8万人次,发放各类补贴、慰问金和敬老物资近4000万元……一件件养老服务“关键小事”落实落地,切实守护幸福“夕阳红”。
残有所帮托起“幸福梦”
近日,“90后”蔡期龙拿到了上个月的工资,“有了比较稳定的收入,很开心”。
蔡期龙是一名言语四级残疾人,此前从事自由摄影工作,“有活来找就做,不固定。”2024年11月,他参加了南安市残疾人农产品营销+短视频拍摄与剪辑技术培训班,在结业当日随即举办的招聘会上,与一家传媒公司达成就业意向,并于2024年12月8日正式入职,从事后期剪辑工作。专业对口、工作稳定,让他对未来有了更多期待。
这是南安市残联2024年的创新举措——“现场培训+就地招聘+当天签约”全链服务,打造残疾人就业新路子。在当天的招聘会现场,11名残疾人学员和用人单位现场签订劳动合同,21名残疾人学员和用人单位达成初步就业意向,实现了培训结业即上岗就业的无缝衔接。
就业创业,是残疾人增加收入、融入社会的重要途径。南安多渠道扶持残疾人就业创业、灵活就业,支持更多残疾人勇敢追梦——扶持134名残疾人开展盲按、种养殖等就业创业项目;创建2所就业帮扶慈善基地,吸纳安置43名残疾人实现家门口稳定就业;扶持10名残疾人开展创业慈善帮扶项目;推动82家用人单位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118名,给予127名自主创业就业的残疾人社保补贴;举办8场线上线下残疾人专场招聘会,提供177个工作岗位;全年培训残疾人547人……如今,南安残疾人的就业之路越走越宽。
关心关爱残疾人,南安的举措远不止于此——
便民服务提档升级。2024年,积极推进“省内通办”“跨省通办”高效办成一件事,为73名异地残疾人提供优质便捷服务;常态化开展“一窗受理”和下乡办证服务,为残疾人提供“一站式”服务800余人次,入户为155名残疾人评残办证。
社会保障坚实有力。建设3家爱心助残驿站、20座残疾人安居房、整镇推进2个乡镇108户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为1682名困难残疾人提供居家养护、机构托养等服务;扶助413名残疾学生和残疾人家庭子女就学。
康复服务提质增效。残疾人基本康复服务率和辅具适配服务率均达100%;举办2期脊髓损伤者生活重建训练营,为30人提供康复训练服务;为634名残疾人提供基本型辅具适配补贴140.049万元;组建6支康复服务队,为177名残疾人提供上门个性化康复服务和指导……
一个个数字描绘出南安残疾人事业的发展,一项项有力举措撑起残疾人同样精彩的人生。
困有所扶撑起“暖心伞”
寒假刚刚开始,在洪梅镇洪梅村,就读六年级的小雯(化名)忙碌着家务,照料患病的父亲。3年前,小雯的母亲去世,她便与父亲相依为命,由于没有经济来源,家庭生活困难。
如何继续学业?曾是小雯面临的重大难题。在她为学习生活一筹莫展之际,多方力量为她撑起了一把“伞”。
其中一股力量便是洪梅志愿者协会。“3年前了解到小女孩家里的情况,我们就开始持续帮扶,并积极牵线搭桥,对接了一对一爱心资助人,每个月帮扶500元。”洪梅志愿者协会执行会长陈志权告诉记者,志愿者每个月都会到小雯家,除了送去生活费,也会带些学习用品、衣服鞋子、生活物资等;同时也与学校建立帮扶联系,及时了解孩子在校学习生活情况。
小雯只是洪梅志愿者协会帮扶的众多困难群体之一。协会自2016年成立以来,积极开展助学、助老、助困、文化教育等公益活动。其中,在助学方面,目前已资助学生400余人次;在助困方面,累计救助帮扶困难群众3292人次。
在南安,志愿者是帮困助困的重要力量。记者从南安市委社工部了解到,南安构建了“1+8+26+N”志愿服务工作体系,建立由市委书记担任总队长的南安市志愿服务总队,组建8类专业志愿服务队伍,助学支教、扶贫帮困也在8类之列,数十万志愿者活跃在大街小巷,为困难群众送去关爱和温暖。
社会救助事关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和衣食冷暖,关系民生、连着民心。南安市委、市政府对社会救助工作高度重视,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加大政策扶持、强化资金保障,兜底保障“安全网”越织越密、越织越牢。
2024年,南安出台《南安市推进“扶帮行”全国服务类社会救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打造“扶帮行”品牌;编制《低收入人口服务类社会救助清单》,初步形成帮扶需求“项目库”,形成救助服务多元供给格局。去年,南安共投入500多万元,帮扶困难家庭2500户,帮扶困难对象1.2万人;全年累计发放城乡低保资金1.73亿元、临时救助资金1140.28万元,新纳城乡低保对象1970人、临时救助4807人次。
一串串数据充盈在弱势群体生活的细微之处,更不断升温着“民生温度”、温润着26℃之城。
(记者 陈亮亮 李想 通讯员 吴丹萍 范初椿 吴佳宏 傅丽红 文/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一对非遗花灯 一段海峡情缘2025-01-20
挖掘篮球比分直播:的乡村之美、名桥之美、名山之美、饮食之美,让时代记忆在城市更新中重焕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