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李子成熟上市的时节,南安东田镇800多亩李子树正式进入采摘阶段。
29日,记者来到东田镇西坑村,只见成片的李子林郁郁葱葱,一颗颗饱满圆润、青黄相间的果子,在阳光下显得格外诱人,令人口齿生津。果农们正熟练地在李“海”里采摘、装袋、搬运,忙得不亦乐乎。
“今年雨水天气多,李子花被打落不少,因此,收成较去年减产约一半,我们家今年仅收成2500公斤左右。”西坑村村民杜业力正忙着采摘李子。他家种了约150棵李子树,占地1亩多。趁着天气放晴,他召集工人于28日开始采摘果子。“今年产量低,以往需要10多人一起采摘,今年只需要6-7人,一人一天可以采摘250公斤,3天就可以全部采完。”
据了解,西坑村有30多年的李子树种植历史,曾经几乎每户都有种植,售卖李子是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以前,李子最高可以卖到1.8元/500g,后来,市场上的李子越来越多,价格也随之下降,收购价都不够采摘的人工费。渐渐地,很多村民就不再种李子树了。”西坑村村干部林长明告诉记者。
目前,西坑村的李子树占地三四百亩,每年五六月是李子采摘的旺季,只要李子一成熟,就有收购商前来采购。“我们的李子基本都是榕桥的蜜饯厂商前来收购。”杜业力告诉记者。
“再过10多天,李子会更加成熟,味道会更甜,但如果要做成蜜饯,那就要早一点采摘。去年,全村采摘了15万公斤,今年预计可以采摘7.5万公斤左右。”林长明告诉记者,除了蜜饯厂商收购,也有村民通过自由采摘、电商邮寄等方式销售自家李子。
东田镇乡村振兴服务中心副主任颜云烽告诉记者,不只是西坑村,南坑村、桃园村、盖凤村、丰山村也是东田镇远近有名的“李子村”。目前,全镇共种植李子树800多亩,李子品种多为双华李,肉质松脆爽口,果味酸甜。
为了推动李子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目前,东田镇已着手引进更多新品种、新技术,引导农户改良品种,提升李子品质;同时,通过抖音、快手、朋友圈等网络平台进行宣传推广,扩大销售渠道,推进农文旅产业融合。
“5月上旬,西坑村在冬美田自然村平整了30亩地,计划打造李子种植示范基地,引进‘血李’新品种进行试种。”西坑村李子种植示范基地项目负责人施文贤告诉记者。(记者 庄树鸿 黄奕群 通讯员 吴双龙 郑钰馨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争春时 赶订单2025-02-13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