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小刚的电影向来自带话题。而《我不是潘金莲》不仅头顶着知名导演冯小刚、作家编剧刘震云良心之作的光环,还怀揣着第64届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金贝壳奖”“银贝壳奖”的荣耀,先是经历了更换档期的风波,又于上映后在微博上掀起了一场电影公司之间的排片之辩,再加上创新使用圆形画幅的看点和女主角范冰冰突破“花瓶”形象的话题……在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之下,关于这部电影的各种讨论,已经脱离了艺术创作本身,演变成一场社会舆论狂欢。那么,抛开这些外在因素,让我们回归作品本身,《我不是潘金莲》的艺术质量究竟如何?
经过从喜剧到悲剧、再由悲剧回归喜剧的一番探索磨合,冯小刚逐渐找到了商业诉求和艺术追求的契合点。电影《我不是潘金莲》一方面将假离婚、上访等以往影视创作中鲜少涉及、触及现实社会痛痒的内容化为生动的影像,呈现在观众眼前,给人们带来新鲜的观感和深刻的思考;另一方面,又避免了过于直白的批评和说教,通过一系列艺术手法的娴熟运用温和含蓄地抒发主题,以幽默展现困境,用荒诞诠释现实,找准了商业影片观照生活的合理视点和切入现实的巧妙着力点。
在贺岁时期,王朔的语言风格和葛优的台词功底是冯式喜剧安身立命的根本。但到了《我不是潘金莲》,冯小刚有意尝试超越语言和行动的喜剧风格,引导观众观察反思,在琢磨故事背后的道理时体会到某种荒诞诙谐之意。要理解这部电影的深意,观众必须先接受一个荒诞的设定——农妇李雪莲为了分房子,与丈夫假离婚。结果丈夫不仅反悔,跟别人结了婚,还污蔑李雪莲生活不检点,应该叫“潘金莲”。于是,不服气的李雪莲为了给自己正名,一路执拗地告状上访,从法院、县里、市里、省里,直至北京,一告就是十几年。这场旷日持久的折腾过程最终因前夫在一场意外事故中身亡而收场。作为整个故事的推动者,李雪莲缺少一个合理的行为动机。她假离婚有错在先,所以从一开始就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受害者”。法院依照法律程序处理案件,各级政府官员也照章办事,还主动化解矛盾,帮助她走出困境。李雪莲像一个串场人物,用自己的执拗行为,串联起二十多个性格、经历各异的男性角色。从县长到市长,从法官到警察,从屠夫到厨师,每个人物都个性鲜明。创作者没有刻意制造喜剧性,也没有设置常见的喜剧桥段,而是通过塑造这些具有符号化意义的形象,牵引出社会世相和人情百态,不动声色地制造喜剧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祝贺!我国最大“沙戈荒”光伏项目成功并网2024-12-19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