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 众
需要了解宏观政治背景
李安的价值根基与美国受众无法调和
由于对于“新技术”的矛盾观感,许多影评人给了《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负评,也导致我的期待值开始被压至零。然而实际上,看完还是蛮喜欢——喜欢的前提是要建立在对美国反恐战争和政局动荡,民众政治态度等宏观大背景的长期关注,以及对李安的作品高度熟悉前提下,缺一不可。否则难洞察李安在电影中蕴含的用意,哪怕你是铁杆安迷。
李安把拍片视为修行,态度积极。从儒道到佛教、印度教、基督教,虽然手擎着伯格曼对宗教质疑的大旗,但他更求答案,在这个基础上的入世,敢于触碰美国最核心的意识形态:军队、德州牛仔、反恐与个人自由。美国保守主义的核心,在本片化为对美国精神的怀疑,包括保守主义以及重商主义、新教伦理等复杂概念——李安力图从更高维度来解读美国遇到的新症难题。
但我要遗憾地说,努力归努力,他本质上是无力提供解答,也许是他的学识和世界认识不足以支撑一个答案,但李安最珍贵的一点在于,他永远以人为本体去做解读,对个体命运他还是能够指出方向的。但对群体、阶层,共同体,他是无能为力的,这个层面上的延续性,从《色戒》《断背山》开始,也是表现愈来愈明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祝贺!我国最大“沙戈荒”光伏项目成功并网2024-12-19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