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门口上班,既有了稳定收入,又方便照顾孩子,真好!”昨日,永定区洪山乡上山村贫困户梁锦桂高兴地告诉记者。去年5月开始,他在永定红循环经济产业园的鑫煌石业找到了石材切边的工作,每月有近5000元的稳定收入,两个孩子也享受教育脱贫惠民政策,日子过得越来越好。
梁锦桂在家门口实现就业、获得稳定收入并非个案,在洪山乡,这样的事例比比皆是。2017年该乡建档立卡贫困户123户、428人全部脱贫,为防止返贫,洪山乡聚焦贫困户稳定增收,充分发挥特色优势,促进贫困户就地创业就业,为如期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打下了坚实基础。
永定红花岗岩产业是洪山乡的传统重点产业,也是该乡解决贫困户就业的重要抓手之一。2016年开始,为了让石材产业迈入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的良性轨道,永定区委、区政府规划建设永定红循环经济产业园,目前已建成标准厂房13幢,入驻投产石材企业8家。依托该产业园,洪山乡打造了脱贫攻坚就业基地,推动10户贫困户在园区就业,受益贫困人口达34人。贫困户李兴军就是其中一员,他和爱人都在园区就业,两口子每月工资收入达1万多元。
洪山乡注重整合政策和资金,凝聚帮扶合力,通过党员带动、互帮互助、兜底保障,拓宽贫困户增收渠道,如西联村党员村干部刘振有按照“支部+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带头实施了特色产业发展示范基地,带动贫困户参与养殖中华苗龟、甲鱼、石金钱龟等;下径村党员张浩辉发挥农技专长,成立“益农信息社”,带动贫困户养殖鸡、鸭、鹅并保价回收,解决了77户、287人贫困人口的技术、销路等问题。同时,利用各级产业资金,实施五黑鸡、番鸭、鱼、牛养殖和灵芝、蜜柚种植等6个激励性产业扶贫项目,为103户、380人提供致富发展平台。此外,还为贫困户提供护林员、保洁员等公益性岗位。
贫困户不用再为了生计背井离乡,留守家中也不再会返贫。对此,副乡长沈金凤表示,该乡将抓住乡村振兴战略机遇,继续坚持综合施策,打好增收硬仗,在实现稳定脱贫、激发内生动力上再发力,按照宜农则农、宜工则工的原则,加大农业种养、劳务用工等方面扶持力度,增加激励性产业资金帮扶,确保能持续稳定地增加贫困户收入,巩固脱贫成效。(记者 黄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罕见出土五件古代“蒸锅”,其中一件大有玄2025-02-05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