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在新罗区西陂街道扶贫车间所在企业——格兰尼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贫困户朱某辉正在流水线上作业,生产植物甾醇、脂肪酸甲脂等产品,准备销往欧美及国内各大市场。
朱某辉的家庭是西陂街道因病致贫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一家两口人,父亲患病后,他就成了家里唯一的完全劳动力。朱某辉已经在格兰尼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工作近一年。他对记者说:“之前我常年在外,现在年纪大了,家里又有生病的父亲,一直就想在家附近找份安稳的工作,感谢政府和公司给我这个机会,现在在这个车间上班,每月能拿3000元左右,既能照顾家里又能挣到钱,真是太好了。”
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坚持“造血式”深度扶贫,西陂街道积极探索就业扶贫车间管理模式,依托格兰尼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和福建优丝纺织有限公司,经详细考察评估,两家企业地处西陂辖区,经营良好,效益比较稳定,在征得业主同意后,他们严格按照要求,因地制宜整合资源打造成“扶贫车间”,构建稳定就业帮困长效机制,把“扶贫车间”建在群众家门口,让贫困户在家门口灵活就业,实现赚钱、顾家两不误,助力脱贫攻坚。
福建优丝纺织有限公司负责人说:“我们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扶贫车间既能帮助贫困劳动力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获得收入,也解决了我们企业用工难的问题。”目前,该公司扶贫车间带动贫困户8人顺利就业,人均月收入4000至5000元,形成了企业效益和就业扶贫“双促双赢”的良好局面。
据西陂街道副主任林惠萍介绍,脱贫攻坚以来,该街道坚持将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与辖区企业沟通搭平台兴办扶贫车间,已建成扶贫车间2处,为贫困劳动力就近务工提供了平台和场所。目前,扶贫车间共吸纳贫困户16人,促进贫困户稳定增收,有效地激发了贫困户脱贫的内生动力。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西陂街道还按照贫困户“缺什么补什么,需要什么培训什么”的原则,2016年以来组织贫困户参加技能培训50人次,形成“区街组织、部门负责、学员参与”的工作格局。通过举办技能培训,让贫困户心热起来、手动起来,提升就业技能,成为扶贫车间和其他企业受欢迎的人才。(记者 林蔚学 通讯员 李翠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罕见出土五件古代“蒸锅”,其中一件大有玄2025-02-05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