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分析这封信访举报件所指出的问题线索,应该开展对其初核,你们按谈话方式处置有待商榷……”在今年9月的问题线索研判会上,武平县纪委监委第六纪检监察室负责人直指某乡镇纪委对线索研判不够精准的问题。
监督执纪能力不足,案件质效达不到要求,怎样提高基层纪检干部的综合业务能力,破解基层监督执纪能力欠缺问题?武平县纪委监委在传、帮、带上再做文章,积极探索“1+2>3”执纪审查工作机制,即采取“1个纪检监察室+若干个乡镇纪委+若干个派驻纪检机构”的分片模式,通过捆绑办信办案,交叉监督检查,共同审查把关等方式,提升履职本领。
“我们采取手把手指导、‘面对面’点拨的方式,对乡镇纪委和派驻机构进行现场指导,并要求纪检监察室按照所联系乡镇纪委和派驻机构工作职责,指导乡镇纪委和派驻纪检干部看报表、看两比(同比、环比)、看三量(总量、均量、增量)、看四数(结案数、办案超期延期数、同级管理干部查处数、专项治理工作案件数),从中发现问题线索。”该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据了解,武平县纪委监委每月开展问题线索研判会,对各乡镇纪委和派驻纪检组收到的各类问题线索进行指导分析研判,进一步提升基层纪检组织对线索的研判能力。各纪检监察室跟踪督查对应协作片区线索处置情况,发现处置方式不当或调查工作不深入、不细致等问题,及时监督纠正,防止问题线索流失和“一刀切”式的简单处置,避免出现适用不当、尺度不准、畸轻畸重现象。
与此同时,武平县纪委要求各纪检监察室对所挂钩联系的乡镇纪委和派驻纪检机构信访件调查、问题线索处置、“四种形态”、自办案件情况进行认真盘点,对单查账,分析存在问题,针对性提出整改要求,遇到疑难、复杂案件或困难时进行常态化参办督办,必要时采取提级办理、异地交办等方法,提高案件调查效率。
“在一系列的‘组合拳’推动下,武平县基层纪检干部的履职意识和能力不断提升,基层监督执纪‘铁拳’日渐发力,有力推动了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该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在队伍建设机制作用下,今年1至11月,武平县17个乡镇完成自办案件30件,实现乡镇自办案件百分百,县纪委7个派驻纪检组也都实现自办案件“零的突破”。(记者 曾燕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罕见出土五件古代“蒸锅”,其中一件大有玄2025-02-05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