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蜿蜒山路,狭长村落村。近日,记者走进武平县最南端的岩前镇将军村,一栋栋拔地而起的大厂房,里面分门别类,原料区、消毒区、育菌房、培养房、出菇房等,线路静静地将输送着电力转化成各种动力。一层层洁白如玉的海鲜菇,在灯光的照射下让人心生怜爱。
将军村早在八十年代初砍伐乔木“大田式”种植香菇,树木砍伐严重,种过香菇的树木也就烂在田里。将军村地处偏僻,交通条件差,村里电压不稳,2003年,钟英有在岩前镇灵岩村国道旁建立起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基地,用工业化理念生产食用菌,带动了全省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发展。“我们建立了 1 万多平方米的保温冷库,通过温、光、湿气等一系列的数字化控制,打破传统的种植模式,实现了工厂化周年化生产,如今用电培育,大大提高了我们企业的效益。” 英源食用菌有限公司总经理钟英有这样介绍。
为了整治生猪养殖业带来的环境污染,带领村民增收致富,钟英有和村两委积极引导村民转型转产,想方设法提高村民种植食用菌的积极性,在电力充足的情况下,在将军村里筹建起了食用菌专业合作社,村民们都积极响应,纷纷加入到专业合作社中。“现在电力有保障了,村里就能发展产业了,村民就有盼头了”将军村支部书记钟英有说。
从2014年到2017年,武平供电公司先后投入200多万元用于将军村5个台区变压器及一条10千伏馈线及支线的改造,改造后低电压用户比例同比下降68%,实现农户、食用菌企业与供电企业的三赢,带动地方产业发展,实现社会与企业效益的双赢。
将军村有5个自然村,有7个台区,一个台区最少的只有7户村民,武平供电公司根据村民用电需求,组织规划、运行、营销部门进村户、到田边现场勘察,按照供电短半径、密布点、小容量的质量标准落地,使农网升级改造资金项目投放更精准高效。为特色产业、特殊村落用电“量体裁衣”,“定制”电网。
“以前电力不充足的时候我们只能选在集镇发展,现在电力充足了,在自己的家门口办起厂,不仅可以让村民在自己家门口都能上班,我们还可以帮助村民进行竹笋和花生的用电加工,大家可以一起走上致富路了。” 钟英有在海鲜菇包装房,看着忙碌的村民们开心地介绍着。(记者 蓝明丰 郭亦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罕见出土五件古代“蒸锅”,其中一件大有玄2025-02-05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