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龙州湿地稻田迎来丰收季。放眼望去,稻浪翻滚,金黄色的稻穗随风摇曳。在不远处的湿地公园内,不时有迁徙过境的斑背潜鸭、赤颈鸭、水雉、绿头鸭、绿翅鸭、针尾鸭、白骨顶等鸟类,在园内的湖面上休憩、驻扎......
这幅山水田园与城市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是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市住建局着力推动重点城建民生项目落地见效的一个生动实践。
龙州湿地项目(园田塘蓄洪湿地建设工程)是九龙江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项目,是龙岩市2023年十大重点攻坚项目北部新城建设的“点睛之笔”,也是北部新城的“绿色名片”。
抓好为民服务的过程。在项目建设之前,该区域每逢强降雨必涝,且建筑、生活垃圾遍地随意堆放,环境恶劣。市住建局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结合海绵城市建设和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理念,按照北部新城建设战略部署,策划生成龙州蓄洪湿地项目。
抓好调查研究的过程。践行“脚底板工作法”,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才能把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根据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指示,市住建局组织攻坚团队赴三明市沙县区实地考察学习,通过优化选址及竖向设计,节约投资约近2000万元,极大减轻财政压力。
抓好破解难题的过程。龙州蓄洪湿地项目征地拆迁需要大量资金,面对项目碰到困难问题,市委、市政府领导亲自带队,积极对上争取资金,攻坚团队另辟蹊径,借地增绿,节约了征地资金约5000万元,有效解决了项目堵点难点问题,极大加快推动了项目建设进度。
抓好攻坚克难的过程。龙州湿地项目作为北部新城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的点睛之笔,按照常规推进,需要1年时间才能建成投入使用。在市委市政府高位推动下,市住建局以主题教育为契机,自加压力,将其作为主题教育具体攻坚任务进行百日攻坚。其间克服了50多天降雨天气的影响,以“三班倒、不停歇”等方式,全力推动项目建设,仅用了100天实现项目攻坚全面胜利。
通过“护山、理水、营林、兴田、清湖、丰草”六大举措,建设了60亩生态蓄洪湖、改造了78亩林地、恢复了86亩农田,以及配套设施、湿地步道,构建蓄洪湖区、生态修复区、农田区及休闲区多样用地,形成“一环四区”的格局,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生态效益。社会效益方面,极大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也完善了城市功能,为周边居民提供娱乐、游憩和休闲等功能的场所,促进了城市品质的提升,更实现了“城在田中田在城中”山水田园与城市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生态效益方面,通过蓄洪湖的调蓄削峰作用,有效解决了该片区内涝问题。通过土地整理,有效增加耕地实际耕种面积,提高基本农田质量。同时对植被稀疏的区域采用点植乔木丰富林相等方法,在实现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的同时,美化了城市道路沿线景观。
督导组点评:
市住建局突出主题教育成果转化,剖析典型案例,抓牢重点工程,树立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理念,结合海绵城市建设,将龙州蓄洪湿地项目等市重点民生项目作为主题教育具体攻坚任务进行百日攻坚,全力推进,取得较好社会和生态效益。以抓好为民服务的过程、调查研究的过程、破解难题的过程,全过程使劲,进一步展现主题教育新典型。(融媒体记者 陈良锦 通讯员 林熹 章舒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罕见出土五件古代“蒸锅”,其中一件大有玄2025-02-05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