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政正在进行软件调试
昨日20时43分,我国最大推力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五号从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约30分钟后,载荷组合体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长征五号运载火箭首次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这一刻,让奋战在发射一线的重庆小伙晏政心潮澎湃。
发射成功后,重庆晚报记者第一时间联系上刚刚走下发射岗位的晏政,这位温润谦逊的博士说起他的航天梦,语气里都是执著与坚持。
中国奔月探火靠它了
实现我国液体运载火箭直径由3.35米至5米的跨越,采用5米直径芯级,捆绑4枚3.35米直径助推器,全长约57米,起飞重量约870吨;具备近地轨道25吨级、地球同步转移轨道14吨级的运载能力,比现役火箭地球同步转移轨道运载能力提升了2.5倍以上。
代表了我国运载火箭科技创新的最高水平,填补了我国大推力无毒无污染液体火箭发动机的空白,是实现未来探月工程三期、载人空间站、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等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和重大工程的重要基础和前提保障。
17岁巴南学子航天梦
1982年10月,晏政出生在巴南区。从小到大,从木洞中学到清华中学,他都是父母眼中的好孩子,老师眼中的好学生。父母一直盼望着他走进清华北大等名校。
2001年,晏政在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正当父母为他即将实现名校梦而高兴时,他却做出了一个令人惊讶的决定——报考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航天工程学院空间工程专业。
晏政告诉父母,1999年11月20日,我国第一艘试验飞船神舟一号成功发射,他着实为民族航天自豪了一把,航天梦从此在他心底深深扎下了根,因此他才做出这个选择。在他的坚持下,父母同意了。
带着航天梦一路求学,晏政先后攻读了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的硕士和博士学位。2013年8月,晏政博士毕业。毕业前夕,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到学校招人,晏政第一个递交了申请。
其实,以晏政的学历和成绩,留校任教或进入研究所没问题。放着大城市的好工作不要,偏要跑到深山海岛搞航天,得知晏政的决定,家人坚决反对,理由既简单又朴实——去那么偏僻的地方,以后找对象都困难,图啥?
晏政又一次倔了。不顾家人反对,他带着17岁时的航天梦想,扛着行李,直奔火箭腾飞的地方。
一个月掉了十多斤肉
进入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后,晏政被分配到技术部测发总体室,成为一名系统工程师,负责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动力系统的技术总体工作。
今年6月在文昌发射的长征七号和昨晚发射的长征五号都是新一代运载火箭,各模块、发动机、贮箱等均采用最新技术研发,采用了全新的三垂测试发射模式,给发射场测试带来了全新挑战。
为论证这两型新火箭首飞任务的安全性,晏政广泛查阅国内外文献,充分掌握系统安全性、特燃特气安全应用规范,半个月内三易其稿,最终完成《首飞任务发射场安全性分析报告》——从发射场7大系统的安全性设计与验证、首飞任务30多个关键环节的200多条针对性措施落实及试验验证情况,论证了首飞任务的安全风险可控,有效解决了火箭连接器二次对接、二级液氢泄出等重大风险难题,奠定了火箭射前中止发射后的应急处置基础。
设备安装、系统调试、编写规程、设置预案……作为火箭动力系统总体技术负责人,样样工作晏政都亲力亲为。
为适应新一代运载火箭的技术状态及参数接口要求,首飞任务前,晏政和同事们又对火箭发射评估软件进行了系统改进。一个多月的加班努力,每天睡眠不足6小时,晏政瘦了十多斤。凭着这股倔劲儿,使该软件具备适应两个发射场不同型号火箭的快速评定能力,成为中心的一枚闪亮名片。
记者第一时间采访他
2015年底,长征五号合练任务进入第二次总检查的关键阶段。模拟发射前3小时阶段开始后,动力系统开始对氢氧发动机进行地面吹除工作。此时,配气台操作手突然报告配气台台体出现异常振动,并引起箭体发动机吹除压力的脉动,测试被迫终止。该问题如果不能解决,进入加注发射阶段后,轻则导致配气台受损,重则引起大量易燃易爆的低温推进剂泄漏,引发严重后果甚至危及发射场安全。
晏政一头扎进问题排查中,牵头开展原理分析,拟制试验方案,组织各岗位讨论,和操作手一道经过5天夜以继日地排查,进行了13次补充测试,问题终于得到彻底解决,并在合练任务中通过考核检验,使得长征五号首飞任务的技术状态最终确定,为首飞任务顺利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
“我很幸运,刚毕业就赶上了文昌航天发射场建设和两型新火箭的首飞任务。初次参加任务,组织和同事们就把动力系统技术总体把关的重任交到我手上。”昨晚,晏政说这些话时显得很轻松,背后却是十足的艰辛和付出。
晏政说,从17岁看到神舟一号升空起,自己的航天梦就从未动摇,“长征五号首飞成功,虽然使我们距离航天强国的目标又进了一步,但我们向太空进发的征程,还要继续。”
重庆晚报记者 谈露洁 通讯员 何玲
人物图片由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提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祝贺!我国最大“沙戈荒”光伏项目成功并网2024-12-19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