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以农业为基础实现产业升级规模化
人勤春来早,丰收正当时。近日,记者来到瑶前村,一眼望去,连片的大棚煞是壮观。大棚内种植着辣椒,正值采收期,辣椒苗上挂满了或红或绿的辣椒,工人正在大棚里忙着采摘。
安海瑶前村土地连片流转,种植大棚蔬菜。
“这是第二生产队(二组)耕地,也是我们村‘小田并大田’的试点。”瑶前村党支部书记许鸿源介绍,二组耕地共有69亩,经过公开招投标,由一家大棚种植辣椒的农场主以1660元/亩/年的租赁价格承包,这个价格也成为安海之最。而此前村民自行租赁的话,亩均价格约700~800元。
亩均租金翻倍,得益于瑶前村积极探索土地流转新模式,拓宽了乡村振兴新路子。许鸿源坦言,如何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一直是村“两委”的“心事”。数次外出考察交流后,瑶前村“两委”决定在“地”上面做文章。
据介绍,瑶前村耕地一定程度上存在零散、碎片化、不便于机械化耕作的问题,因此土地利用率低,导致土地租金低,有的甚至长期无人耕种。为改变这个现状,瑶前村“两委”班子决定对土地进行整合盘活,采取“小田并大田”方式,实现“变碎为整”,并从耕地面积最小的二组入手。
通过对二组整块地进行测量,实际总面积69亩,涉及农户数62户。但在逐家逐户统计过程中,村里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从业方式转变,年轻一代大多不清楚所分土地的具体位置,经过后期转让或者调换等变迁,具体数量也有出入。如何打破这个僵局呢?
许鸿源当即召开二组户代表大会,将土地流转遇到的问题向村民代表开诚布公,在集思广益下,探索出了“确权确股不确地”的方式。简单来说,就是经联社成员不再拥有数量确切、四至清楚的承包土地,而是获得由承包地资源等量化计算出的股份,通过拥有的股份获得相应收益。
通过“小田并大田”和“确权确股不确地”的方式,村里将地块整合,减少田埂沟渠等低效用地情况,增加耕地面积,集中连片的优质土地很快就经过招投标流转出去,土地出租价值也得到大幅提升。21亩公地也为村集体经济带来44460元的收入。
村民颜贻堆开心地说:“我的土地大概1.2亩,以前一亩地一年只能租六七百元,现在一年有1759元的收入,也不担心没人租了。”
当前,瑶前村正着手对第三生产队(三组)145亩土地进行整合。接下来,瑶前村将继续探索优化土地资源配置的更多可能性,发挥土地最大效用,释放乡村振兴潜能。
此外,安海镇还发挥“晋江紫菜”“安海土笋冻”等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品牌效应,联动提升安海农产品附加值,让农民获得更多产业利润,西安村就是其中的生动案例。
西安村梳理整合村史、人文、土笋冻制作工艺等内容,提炼乡村文化IP,活化乡村记忆。同时,依托“安海土笋冻”这一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机制,打造“特色小吃研学路线”,紧抓西安村省级“一村一品”十佳短视频“出圈”流量,持续放大乡村特色文化IP,为乡村文化振兴蓄力冲刺。此外,还将与高校共建村级培训工作站,提升村民技能,切实助农增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争春时 赶订单2025-02-13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